苏辙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

宋代苏辙

辙自绩溪蒙恩召还,将自宣城沿大江以归。

家兄子瞻以书告曰:“不如道歙溪,过钱塘,一观老兄遗迹。

”辙用其言。

既至吴中,迫于水涸,不能久留。

十月八日,游上天竺,子瞻昔与辩才师相好,今隔南山不得见,仍作三小诗以寄之。

我兄教我过东吴,遗墨山间无处无。

忽报冬潮催出氵匽,俗缘深重道心粗。

山色青冥叶未红,湖光凝碧晓无风。

行穷上下两天竺,望断南山龙井龙。

元绛参政挽词

宋代苏辙

吴越朝天功在民,当年卿相亦仁人。

曾孙终与元丰政,故老犹知异代因。

吏治清明开白日,文词俊发吐青春。

邺都従事堂中客,涕洒高原柏子新。

过王介同年墓

宋代苏辙

平生使气坐生风,徐叩方知学有功。

应奉读书无复忘,虞翻忤物自甘穷。

埋根射策久弥奋,投老为邦悍莫攻。

坟木未须惊已拱,少年我亦作衰翁。

〈昔与中甫同登制科,仆年最少,今已老矣。

〉主

病退

宋代苏辙

冷枕单衣小竹床,卧闻秋雨滴心凉。

此间本净何须洗,是病皆空岂有方。

示疾维摩元自在,放身南岳离思量。

病根欲去真元在,中夜梦游何有乡。

病后白发

宋代苏辙

枯木自少叶,不堪经晓霜。

病添衰发白,梳落细丝长。

筋力従凋朽,肝心罢激昂。

势如秋后雨,一度一凄凉。

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术黄精三本二绝

宋代苏辙

谷深不见兰生处,追逐微风偶得之。

解脱清香本无染,更因一嗅识真如。

老僧似识众生病,久在山中养药苗。

白术黄精远相寄,知非象马费柔调。

次韵侯宣城题叠嶂楼

宋代苏辙

小邑来时路,宣城最近邻。

楼台百年旧,花竹一番新。

登览春深日,凝思病后身。

何时对樽酒,重为洗埃尘。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

宋代苏辙

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

奔走半生头欲白,今年始得校书郎。

百家小邑万重山,惭愧斯民爱长官。

粳稻如云梨枣熟,暂留聊复为加餐。

病后浊醪都少味,老来欢意苦无多。

临行寂寞空相对,不作新诗奈客何。

绩溪二咏 豁然亭

宋代苏辙

南看城市北看山,每到令人意豁然。

碧瓦千家新过雨,青松万壑正生烟。

经秋卧病闻斤响,此日登临负酒船。

径请诸君作佳句,壁间题我此诗先。

绩溪二咏 翠眉亭

宋代苏辙

谁安双岭曲弯弯,眉势低临户牖间。

斜拥千畦铺渌水,稍分八字放遥山。

愁霏宿雨峰峦湿,笑卷晴云草木闲。

忽忆故乡银色界,举头千里见苍颜。

辞灵惠庙归过新兴院书其屋壁

宋代苏辙

来时稻叶针锋细,去日黄花黍粒粗。

久病终惭多敝政,丰年犹喜慰耕夫。

青山片片添红叶,渌水星星照白须。

东观校雠非老事,眼昏那复竞铅朱。

郭尉惠古镜

宋代苏辙

凛如秋月照虚空,遇水留形处处同。

一瞬自成千亿月,精神依旧满胸中。

〈俗言:“以镜予人,损己精神。

”故解之云。

歙县岁寒堂

宋代苏辙

槛外甘棠锦绣屏,长松何者擅亭名。

浮花过眼无多日,劲节凌寒尽此生。

暗长茯苓根自大,旋收金粉气尤清。

长官不用求琴谱,但听风吹作弄声。

次韵答人见寄

宋代苏辙

封案青山云气腾,天将隙地养无能。

窗扉迎署梅将溜,虚市无人冷欲冰。

寂默忘言惭社燕,毰毸困睡比春鹰。

深知大府容衰病,复值年来蚕麦登。

次韵答人槛竹

宋代苏辙

猗猗元自直,落落不须扶。

密节风吹展,清阴月共铺。

丛长傲霜雪,根瘦耻泥涂。

更种愁无地,应须煎碧芦。

次韵王荐推官见寄

宋代苏辙

可怜衰病孰为媒,私喜邻邦得俊才。

玉案愧无酬锦绣,木瓜却用报琼瑰。

风流似欲传诸谢,格律犹应学老梅。

始信山川出才士,扁舟新自宛溪来。

〈荐,宣人也。

郭尉愿惇夫以琳上人书诗为示次韵

宋代苏辙

勉强冠裳四十余,同官早几亦山居。

朝来过我三竿日,袖有幽僧数纸书。

家信一廛何计反,官供五斗未应无。

闻渠秋后来相访,脱粟藜羹只自如。

次韵汪琛监簿见赠

宋代苏辙

连宵暑雨气如秋,过客不来谁与游。

赖有澹台肯相顾,坐令彭泽未能休。

琴疏不办弹新曲,学废谁令致束修。

惭愧邑人怜病懒,共成清净劝迟留。

周昉画美人歌

宋代苏辙

深宫美人百不知,饮酒食肉事游嬉。

弹丝吹竹舞罗衣,曲终对镜理鬓眉。

岌然高髻玉钗垂,双鬟窈窕萼叶微。

宛转踯躅従婴儿,倚楹俯槛皆有姿。

拥扇执拂知従谁,瘦者飞燕肥玉妃。

俯仰向背乐且悲,九重深远安得窥。

周生执笔心坐驰,流传人间眩心脾。

飞琼小玉云雾帏,长风吹开忽见之。

梦魂清夜那复追,老人衰朽百事非。

展卷一笑亦胡为,持付少年良所宜。

病中郭尉见访

宋代苏辙

偶成三日寒兼热,知是多闻力未全。

却问药王求妙剂,惭非摩诘已虚圆。

劳公强说修行渐,顾我方为病垢缠。

应是床头有新酒,欲邀佳客故留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