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瑄

戏马台

明代薛瑄

八千兵渡大江来,戏马高台亦壮哉。何事乌江骓不逝,高台翻使后人哀。

春兴三首 其三

明代薛瑄

又是春风换物华,静观芳意浩无涯。寄语莺花休怅望,新诗已懒向人誇。

对雨遣兴简陈侍御七首 其二

明代薛瑄

曲阑干外芰荷香,秋雨来时水满塘。喜与同年骢马客,水心亭上共持觞。

琅琊行

明代薛瑄

秦祖琅琊台,坡老超然台。两台千古两寂寞,但见参差云木山崔嵬。

我行正值四海升平日,千里连城万家邑。烽堠花开火不惊,林园麦秀雉争集。

茫茫一气天无私,山川民物皆欣熙。三事小臣效精白,九重圣主方无为。

但愿此景垂过亿万载,天为城郭地为海。人间无处不春台,苏刻秦碑真戏乃。

七夕三首 其二

明代薛瑄

身世浮云无定迹,客中二十四回秋。故乡此夕逢佳节,閒看星河彻夜流。

戏作游仙 其三

明代薛瑄

银屏金屋瑶作台,化人宫殿中天开。东见蓬莱水清浅,西去几复青鸟来。

云锦之裳文五色,倬彼云汉凌昭回。下视九域一毫芒,何异蠛蠓飞尘垓。

过德州

明代薛瑄

山东一别十馀秋,白发重来过德州。关市尚开临水户,郡城犹耸入云楼。

霜台驻节思前度,宪府乘骢忆旧游。此日又骑官马去,朔风吹雪路悠悠。

睡起口号

明代薛瑄

睡起霜台万虑清,天时物理独关情。黄梅熟后无风落,翠藓看来冒雨生。

学向静中方识味,道全身内不干名。悬知千古无言子,不信人间有六经。

大理后庭竹林山色二首 其二

明代薛瑄

閒爱脩篁静爱山,清阴秀色座中看。老来渐得悠然趣,天际浮云任往还。

天顺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请十三日又请至二十一日蒙允出京师舟中赋七首 其一

明代薛瑄

迁转春官入翰林,两叨清秩受恩深。论思未有回天力,供奉空悬捧日心。

六十故知年渐老,寻常唯觉病相侵。乞归自是安衰劣,俯仰清风愧古今。

咏颜鲁公

明代薛瑄

蓬利何堪屈大才,平原出守亦微哉。忽逢动地风尘起,不使中流砥柱摧。

争坐已难追雅论,立朝宁畏忤奸回。自骑箕尾归天上,长播英风遍九垓。

宁阳行台元夕忆黄宪使

明代薛瑄

曾忆观灯宴后堂,玉杯行酒夜何长。新声已觉随银甲,逸响还惊绕画梁。

东道留宾能闭户,诸郎爱客解牵裳。别来好景逢元夕,空向行台对月光。

宫前老柏

明代薛瑄

苍苍老干铸青铜,缕缕香毛引细风。自是栽培年岁久,托根长近禹王宫。

和张都宪咏湖亭山字韵四首 其一

明代薛瑄

宪台佳胜占湖山,湖上新亭白昼閒。风送荷香来几席,日移竹影上阑干。

金塘水满鱼争跃,碧嶂云收鸟自还。好景无边浑负却,何时同倚画屏看。

春日遣兴

明代薛瑄

閒馆春深日正长,萋萋春草遍池塘。溪云疏雨梨花白,煖日轻风柳线黄。

读易自能穷宇宙,赋诗聊尔记年光。锦城风景虽云乐,故里关心未可忘。

过徐州

明代薛瑄

去年春正月,南泛彭城舟。今岁值秋暮,北上溯长流。

踪迹信往复,景物惬观游。风寒堤柳落,波减岸石稠。

白见高城堞,苍出远山丘。何处戏马台,彷佛燕子楼。

化迁无停轨,事往不可求。陈迹竟泯泯,虚名但悠悠。

览今亦怀昔,发声遂成讴。

留别诸友八首 其五

明代薛瑄

汾水西风生夕波,离筵忍听唱骊歌。男儿不洒相思泪,翠袖红裙奈若何。

过武功县

明代薛瑄

持节西来过武功,扶桑日日晓光红。渭河水远波声小,太白山高树影重。

遗址已无慈德寺,居人犹说有邰封。东行无限前朝事,尽在红尘绿野中。

送王秀才省兄归京师

明代薛瑄

华不注高秋气多,大明湖水落霜波。山川风景今如此,兄弟分携意若何。

宪府已应持玉节,亲闱长是近銮坡。明年三月春光好,更忆金台有雁过。

望岳

明代薛瑄

揽辔西来过泰安,拂空青霭掠征鞍。东还算是初冬日,拟上天门次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