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文

送李按察十首 其一

金朝赵秉文

豫章蔽牛马,郢匠斧以斯。太阿断犀象,补鞋不如锥。

君子识其大,不为流俗移。青云自兹始,功业当及时。

和韦苏州二十首 其六 咏夜

金朝赵秉文

明从暗中去,暗从明中来。流光不待晓,闇尽玉炉灰。

仿严武临边

金朝赵秉文

少年骑马耳生风,老去羞无汗马功。落日秋风心尚壮,令人回首望云中。

题南城楼

金朝赵秉文

楼上遥看郊外村,不须骑马坐平分。人家应在青山外,时有归牛下白云。

过庆阳

金朝赵秉文

地形占得古金汤,感叹当时几战场。父子一家三范帅,功名异代两汾阳。

四山带郭环天险,二水分流会女墙。想见公堂无一事,临川阁上日飞觞。

游华山

金朝赵秉文

我从秦川来,历遍终南游。暮行华阴道,清快明双眸。

东风一夜翻作恶,尘埃咫尺迷岩幽。山神戏人亦薄相,一杯未尽阴霾收。

但见两岸巨壁列剑戟,流泉夹道鸣琳璆。希夷石室绿萝合,金仙鹤驾空悠悠。

石门忽断一峰出,婆娑石上为迟留。上方可望不可到,崖倾路绝令人愁。

十盘九折羊角上,青柯平上得少休。三峰壁立五千仞,其下无趾傍无俦。

巨灵仙掌在霄汉,银河飞下青云头。或云奇胜最高顶,脚力未易穷冥搜。

苍龙岭瘦莓苔滑,嵌空石磴谁雕锼。每怜风自四山而下不见底,惟闻松声万壑寒飕飕。

扪参历井上绝顶,下视尘世区中囚。酒酣苍茫瞰无际,块视五岳芥九州。

南望汉中山,簪如碧玉抽。况复秦宫与汉阙,飘然聚散风中沤。

上有明皇玉女之洞天,二十八宿环且周。又有千岁之玉莲,开花十丈藕如舟。

五鬣不朽之长松,流膏入地盘蛟虬。采根食实可羽化,方瞳绿发三千秋。

时闻笙箫明月夜,芝軿羽盖来瀛洲。乾坤不老青山色,日月万古无停辀。

君且为我挽回六龙辔,我亦为君倒却黄河流。终期汗漫游八表,乘风更觅元丹丘。

河中八咏 其八 先公碑

金朝赵秉文

过客纷纷总不知,先公事迹竹溪碑。坡轩不荐山僧意,也觅西厢待月诗。

和渊明拟古九首 其五

金朝赵秉文

客从远方来,气貌充以完。鞍马光照地,怪我儒衣冠。

问君何苦心,所慕惟孔颜。古岂无贤豪,十六子八关。

独携无言子,流盼青云端。芝兰吐幽芳,山水发清弹。

愿为九皋禽,接翼万里鸾。挥手欲谢客,所惧非饥寒。

和韦苏州二十首 其十七 漠漠来帆重冥冥去鸟迟

金朝赵秉文

薄暮潇潇雨,何人独倚栏。濛濛山气重,漠漠水纹寒。

草际光犹泫,松梢滴未乾。灯前未归客,无梦到长安。

过咸阳二首 其二

金朝赵秉文

上林池籞锁芳尘,直抵南山不属人。世上千年陵谷变,千村桑柘鹁鸪春。

春雪

金朝赵秉文

幽窗不知春,但觉寒转加。开门散飞雪,带雨不成花。

盘空飞琼舞,作态正横斜。著树暂玲珑,少焉委泥沙。

急埽枝上玉,为我试新茶。不须待明月,汤好客更佳。

龙门

金朝赵秉文

洛阳三日雨,不见龙门面。流水入野田,归云抱幽巘。

因寻香山眠,遂就石楼饭。山川宛如昔,白傅不可见。

涿郡先主庙二首 其二

金朝赵秉文

当时五丈桑,墙头摇羽葆。草木尚有情,人心不如草。

缅怀车盖翁,三顾隆中老。乾坤一草庐,鼎足事已了。

艰危奉命际,流涕出师表。一时会风云,千古事蘋藻。

野农复何知,尚说官家好。筳卜传神语,瓦釜荐行潦。

泸水耕馀村,范阳行处道。天留西日迟,地狭东风早。

风霜惨燕雁,岁月愁蜀鸟。亦复梁父吟,尘埃惊潦倒。

哀李平父

金朝赵秉文

妙画清诗绝点尘,丹青才了已无身。钓台即是西州路,长使羊昙泪满巾。

登嵩顶

金朝赵秉文

危蹑嵩山顶上来,五髯龙对八仙台。不知眼界阔多少,直尽黄河一曲回。

和渊明归田园居送潘清客六首 其五

金朝赵秉文

昨日游东城,今日复南陌。偶逢素心人,把手便欢适。

一谈复一笑,不觉日西夕。骑马穿市桥,矫首望林隙。

归来掩关卧,尚恨为物役。四论喜僧肇,玄文笺陆绩。

会当投绝学,缮性终何益。

庆学士叔献七十寿二首 其二

金朝赵秉文

小筑龙潭德不孤,卢鸿新有草堂图。四朝人物今谁在,二老风流与我俱。

把酒笑谈犹解醉,上山筋力不须扶。文章不逐年龄改,能为开兴作颂无。

和杨尚书之美韵四绝 其四

金朝赵秉文

汉儒俗学欺盲聋,独有一士超樊笼。君家子云晚治易,圣人门户见重重。

郎山杂咏十首 其十 下龙门

金朝赵秉文

乱峰排鸟道,一水会龙门。禹力不到处,犹如沧海尊。

郎山杂咏十首 其二 马耳峰

金朝赵秉文

房驷落人间,入石露双碧。月明闻夜嘶,惊落山头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