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

九月八日

清代郑孝胥

竹影妙于画,夜窗看最幽。灯清犹助月,虫老亦吟秋。

乐土将奚适,穷边未解忧。三年负重九,知我有高楼。

十二月初九日渡海 其一

清代郑孝胥

屯云连岛屿,漏日射波澜。不觉天风劲,空怜海水寒。

乞归翻远逝,称老得游观。鸟兽同群者,移情可是难?

十二月初九日渡海 其二

清代郑孝胥

殉道乘桴外,收身把钓边。波涛真隔世,烟雾欲迷天。

一粟宁轻重,千帆孰后先?麻姑无恙在,呼取话桑田。

元旦试笔

清代郑孝胥

胜天由素定,吾意稍施行。归老方耽学,投荒久厌兵。

一闻春风至,复有少年情。祇恐清樽侧,回肠醉不成。

归思

清代郑孝胥

频年郁雄气,避世路尘中。委质成遗佚,投荒得固穷。

石城寒剪雪,官舍晚鏖风。归思殊难遏,何堪溷乃公。

赠严复

清代郑孝胥

《楞严》虽妙绝,笔授赖房融。译者论能事,儒林属钜公。

东坡端可信,几道始称雄。西士应传写,倾心更向东。

十二月初九日渡海 其三

清代郑孝胥

海与风俱碎,天为水所吞。重围从荡决,万象各崩奔。

白日俄无色,群山仅自存。窗间数高浪,奇绝度黄昏。

挽丁叔珩二首 其二

清代郑孝胥

病废卒难起,平生意遂沉。函书驱左腕,兴学折深心。

伯道天何在,翁卿政可寻。死灰为君灭,郁郁涕盈襟。

挽丁叔珩二首 其一

清代郑孝胥

无术移常熟,虚闻罪合肥。词臣私激烈,国是苦乖违。

议礼书终上,论兵士稍归。虽云谋不用,正色自崔巍。

苏松太道袁海观求题小像

清代郑孝胥

精悍见眉间,堂堂报国颜。清吟须少谷,雅望属君山。

密迩犹常隔,栖迟却未閒。卷中幸相对,小缓莫催还。

与易实甫观察同游玉洞

清代郑孝胥

入洞如登塔,空明面面穿。床敷且容与,花木亦苍然。

斜日飞临海,荒山走控边。吾侪能小立,留取话龙编。

津沽杂感 其五

清代郑孝胥

海棠半开天下媚,留取五分作春睡。心知会有开尽时,且赏花前未开意。

津沽杂感 其六

清代郑孝胥

心许谁能意遽寒,盛衰开落太无端。花前连日东风恶,却避残红不忍看。

述轩辕弥明语

清代郑孝胥

知者谈何易,就之姑有云。莫疑吾所学,聊与子同群。

孰意卒无取,于时谁复分?道人今闭口,不语岂当闻。

劳人

清代郑孝胥

楼阁明清夜,星河挂暮秋。月低蕉影大,露下角声遒。

边事将谁语?劳人失自谋。平生江海思,坐觉负扁舟。

两兄将葬

清代郑孝胥

临穴沦前誓,馀生负九原。穷山旋敛骨,瘴海独销魂。

世短犹相失,神伤亦仅存。弃官如见许,终拟展松根。

对牡丹作

清代郑孝胥

牡丹花已发,日日入欢场。香重浑成醉,春酣欲化光。

朝霞生近坐,宝帐出严妆。山甫多才思,纵横未可当。

八月廿七日挈孥渡江居武昌大潮街湖舍 其二

清代郑孝胥

世人良自浅,非尔独能深。老意趋枯淡,孤踪近郁沈。

方成隔江望,一纵倚楼心。对面谁相识,栖栖未易寻。

八月廿七日挈孥渡江居武昌大潮街湖舍 其一

清代郑孝胥

扁舟载儿女,何处是吾家?楚客愁千斛,江天秋一涯。

地偏聊可避,计拙未为差。枯树门前倚,沈吟待暮鸦。

九日风雨中子培自扬州来见示新作

清代郑孝胥

重九不能出,江天风雨霾。故人吟楚调,秋气满高斋。

离合十年所,交亲百事乖。莫言堪放浪,可念是形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