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郯韶
虞山相对南沙口,曲曲云林似辋川。隔岸花飞春片片,开门青竹雨涓涓。
故人忽喜经年见,清梦已惊三日前。深夜一尊仍惜别,还家又是月初弦。
元代:
郯韶
视草堂深近玉除,每从进讲佩银鱼。南宫昼漏通青琐,东井金文焕石渠。
古篆久知通史籀,新诗端拟过黄初。茂陵多病缘行事,惟待青冥荐《子虚》。
元代:
郯韶
廿年作吏辞乡邑,十月司征去信州。孙子斑衣方在膝,慈亲白发已盈头。
岭烟散后人归市,春水生时客放舟。莫为微官叹沦落,江山如此亦清游。
元代:
郯韶
扁舟忆过娄江曲,修竹泠泠隐者家。五月凉风生草阁,几回白月照江沙。
幽人长夏寻棋局,稚子应门理钓槎。更爱开门玉山里,隔溪千树种梅花。
元代:
郯韶
玉山腊月春意动,独树花开照江干。高阁此时宜望远,开尊与子一凭阑。
雪消野渚凫鹥乱,水落渔舟网罟寒。明日风帆入城市,且须泥饮罄清欢。
元代:
郯韶
吴生阳羡溪头住,岁晏扁舟载雪归。江上坐看双桨去,天边目送一鸿飞。
岂无稚子烧桐叶,知有幽人候水扉。后夜相思心欲折,短箫吹月坐苔矶。
元代:
郯韶
之子远游吴楚间,春江二月草斑斑。扁舟不愁风雨恶,作客正喜东南还。
共爱开门对湖水,几时高阁看青山。花雨亭前未相见,题诗忆尔尚红颜。
元代:
郯韶
频年种豆绕幽居,深巷萧条意不如。日晏炊烟分井臼,春前草色上阶除。
清时自分耽诗癖,白昼休嫌生事疏。祇忆桃源种桃者,秋江多致鲤鱼书。
元代:
郯韶
石洞阴阴海气寒,绝厓千尺落奔湍。白翻飞燕空中见,黑入潜蛟地底蟠。
陟险未穷双蜡屐,放形自笑一儒冠。十年来往青山路,依旧黄尘没马鞍。
元代:
郯韶
学士诸孙不乏贤,司征犹得纪山川。行人西入湘江路,贾客南通下蜀船。
倚竹哦诗春过雨,隔江听瑟暝浮烟。相思莫寄衡阳雁,待得新秋又一年。
元代:
郯韶
徵君家住白蘋溪,烟雾萧骚万竹迷。茅屋秋风辽海阔,锦城秋色傍人低。
朝来把钓频维棹,雨过看山独杖藜。传得杜陵千古意,肯容投老遂幽栖。
元代:
郯韶
厌厌行酒日西斜,太守风流两鬓华。箫引凤凰停夜月,杯传鹦鹉泛流霞。
飞花半入长洲苑,归燕空思王谢家。剪尽绿杨三万树,暖风吹絮满天涯。
元代:
郯韶
辟疆园里好花开,路隔仙源一水回。春暖凫鹥当槛浴,草青胡蝶上衣来。
柘枝屡舞团团扇,竹叶深倾滟滟杯。何事绿波生浩荡,画桥风急綵舟回。
元代:
郯韶
望中烟雨赤阑桥,芳草行人去路遥。翠壁流泉通地底,青林虚阁转山腰。
迟迟綵艇香风度,滟滟金塘柳色饶。何处隔楼闻笑语,玉人□按紫琼箫。
元代:
郯韶
风雨衡茅深复深,朝来隐几独长吟。正怜静里耽诗癖,忽喜门前有足音。
爨下焦桐弹《别鹤》,箧中茧纸写来禽。南山千古悠然意,惆怅何人识此心。
元代:
郯韶
许浦经行三十里,狼山已见宿云霾。何人挽粟能通海,有客贩盐初过淮。
马度冈峦何历历,鸡鸣风雨只喈喈。一春多病兼寒色,愁绝山颠与水涯。
元代:
郯韶
石洞阴阴雪乍融,溪虚弱柳不禁风。花飞草阁通归燕,舟泊晴江见断虹。
甚欲题诗春竹里,不堪吹笛水烟中。归来坐对高城晚,门外乌啼月照空。
元代:
郯韶
高阁中天亘綵虹,坐看庭树起秋风。相臣载酒空山里,供奉题诗别馆中。
肃肃远瞻鸿羽集,呦呦尚想鹿鸣同。纤云不动凉生席,一夜天瓢雨洗空。
元代:
郯韶
门巷青苔积雨深,林花落尽一莺吟。高情不鼓《南薰》调,长日只闻流水音。
涧底青丝牵弱荇,窗前碧色护来禽。莫嫌身外求名远,自是幽居惬素心。
元代:
郯韶
游子经年别故乡,偶从春水泛沧浪。万行细柳迎归棹,几个黄鹂隔草堂。
北里缫车如雨响,东家煮酒入林香。沈郎阿母能强健,见说新来白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