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遵式

五峰合涧诗·飞来峰

宋代释遵式

乾坤持中枢,动运非物图。

欝欝彼灵鹫,飘飘如飞凫。

层空累怪石,古木生其膚。

仁虎终安栖,白猿时号呼。

钱源注鲛室,谢月扬天衢。

曩喆多遗尘,清风来四隅。

五峰合涧诗·合涧

宋代释遵式

灵峰天竺寺,水向南北流。

源远无竭时,石渠平且修。

潭洁照台馆,岸滋蔚松楸。

晚霁起长虹,夜寒吟潜虬。

余居山水中,炎夏长如秋。

飞梁会一泻,清响出林邱。

五峰合涧诗·稽留峰

宋代释遵式

武林神仙宅,代有隐者游。

谷静云性闲,源长水涵幽。

吾居余十年,自足忘百忧。

岂嚼不死草,夙陪无生俦。

道惭情未损,身与世为雠。

安得会昔人,竹枝歌中秋。

五峰合涧诗·莲华峰

宋代释遵式

青瑛丽芙蕖,造化工且奇。

辉彩向星河,结根在天地。

临飚无馨香,御雨不离披。

朝霭发翠华,暮云生碧姿。

鼎湖几荣落,华岳何盛衰。

独尔谢群芳,自将天地期。

十六观经颂·树观第四

宋代释遵式

四观宝树七重行,宝叶华敷妙宫殿。

宝幢幡盖影重重,十方佛国于中现。

十六观经颂·水观第二

宋代释遵式

次作水想见西方,一切皆为净土水。

既见水已想成冰,皎然映彻琉璃地。

十六观经颂·无量寿佛身观第九

宋代释遵式

无量寿佛金色身,光明普照群生类。

勤修智者系心观,诸佛现前同授记。

十六观经颂·下品上生观第十六

宋代释遵式

若人虽不谤尊经,造众恶业无惭愧。

临终遇劝念弥陀,生彼十劫得初地。

十六观经颂·下品下生

宋代释遵式

有作五逆十恶业,应堕地狱受诸苦。

临终遇劝念弥陀,决定超生于彼土。

十六观经颂·下品中生

宋代释遵式

若有众生犯众戒,盗取僧祇三宝物。

临终遇劝念弥陀,一念顷间生彼国。

十六观经颂·杂往生观第十三

宋代释遵式

重想弥陀二菩萨,神通变现事如前。

杂沓观成无量福,定生安养奉金仙。

十六观经颂·中品下生

宋代释遵式

孝养父母行仁义,临终复遇善知识。

广说弥陀大愿因,屈伸臂顷生彼国。

十六观经颂·中品上生观第十五

宋代释遵式

受持五戒八戒斋,修行诸戒回向愿。

命终生彼闻法音,应时即得阿罗汉。

十六观经颂·中品中生

宋代释遵式

若人至心一日夜,持戒持斋无破缺。

以此功德回愿生,七日华敷成记莂。

十六观经颂·地观第三

宋代释遵式

琉璃宝地正观时,谛了分明极乐国。

八种清风鼓乐音,苦空无我无常曲。

十六观经颂·佛菩萨像观第八

宋代释遵式

诸佛如来法界身,遍入众生一切想。

智者当观此想心,是心即佛菩萨像。

十六观经颂·华座观第七

宋代释遵式

七想莲华妙台座,广大弥陀愿力成。

作此想时心不乱,定当极乐国中生。

十六观经颂·观音观第十

宋代释遵式

观音菩萨紫金身,眉间毫相七宝色。

流出光明满十方,光中化佛无数亿。

十六观经颂·普往生观第十二

宋代释遵式

端想身生极乐界,连华合闭身居内。

华开见佛满虚空,水鸟树林宣法偈。

十六观经颂·日观第一

宋代释遵式

正坐面西想日轮,见日欲没如悬鼓。

见已闭目开目间,皆令明了心坚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