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皇武

金朝赵秉文

皇奋厥武,如雷如霆。犷彼远夷,载震载惊。帝命相臣,苏我疲民。

维时莘公,展也大成。公自平阳,移镇于秦。世皆谓公,有脚阳春。

公在在秦,百年无兵。世皆谓公,斯民德星。维此二方,不宁不令。

帅臣议征,发言盈庭。公奏累上,如山不倾。世皆谓公,汉之营平。

既宅三辅,复保五城。以迄于今,夏人请盟。维将尽能,维公竭诚。

公拜稽首,天子之明。我公归矣,我民思矣。诏公复起,周邦咸喜。

愿公百年,以佐天子。罔俾樊侯,于周专美。

猛虎行

金朝赵秉文

孤虎在深山,一怒风林披。朝食千牛羊,暮食千熊罴。

虎暴尚可制,人还寝其皮。旄头飞精光,落地为积尸。

焚山赭草木,血积成污池。万灵泣上诉,生民将何为。

帝怒敕六丁,雷电下取之。埋魂九地底,压以泰山坻。

然后天下人,颇得伸其眉。寄言颠越者,毋得育种遗。

寒夜

金朝赵秉文

岁晏寒无那,夜深清欲饥。竹风惊梦断,雪意听窗知。

稍稍鹊翻树,萧萧人语篱。虚明满吾室,何许月来时。

三山渡口

金朝赵秉文

春水三山渡,斜阳八字堤。河淤树身短,沙截草痕齐。

地纳黄流大,天衔浚泽低。故人不我见,愁思使人迷。

塞上四首 其一

金朝赵秉文

穷边四十里,野户两三家。山腹过云影,波光战日华。

汲泉寻涧曲,樵路入云斜。随分坡田罢,还簪野草花。

塞上四首 其二

金朝赵秉文

因寻射雕垒,偶到杀狐川。卤地牛羊瘦,边沙草木膻。

废城馀井臼,古戍断烽烟。自说无征战,经今六十年。

塞上四首 其三

金朝赵秉文

薄宦边城里,经年无客过。一川平地少,四面乱山多。

野色连秋塞,边声入暮河。旧貂寒更薄,飘寄欲如何。

塞上四首 其四

金朝赵秉文

树霭连山郭,林烟接塞垣。断崖悬屋势,涨水没沙痕。

烽火云间戍,牛羊岭外村。太平闲檄手,文字付清樽。

仿张志和西塞二首 其一

金朝赵秉文

一叶黄飞一叶舟,半竿落日半江秋。青草渡,白蘋洲,归路月明山上头。

三五七格

金朝赵秉文

秋风清,秋月明。白露夜深重,白云秋晓轻。梦回酒渴呼童起,枕上辘轳三五声。

仿张志和西塞二首 其二

金朝赵秉文

白头波上白头人,黄叶渡西黄叶村。山几朵,酒盈尊,落日西风送到门。

梅花引 其二 过天门关作

金朝赵秉文

□□□。□□□。□□□□□□□。□□□。□□□。

□□□□,□□□□□。

杖头倒挂一壶酒。为问人家何处有。捋冰髯,暖朝寒,何人画我,霜天晓过关。

梅花引 其一 过天门关作

金朝赵秉文

山如峡。天如席。石颠树老冰崖坼。雪霏霏。水洄洄。

先生此道,胡为乎来哉。

石头路滑马蹄蹶。昂头贪看山奇绝。短童随。皱双眉。

休说清寒,形容想更饥。

秦楼月

金朝赵秉文

箫声苦。箫声吹断夷山雨。夷山雨。人空不见,吹台歌舞。

危楼目极伤平楚。断霞落日怀千古。怀千古。一杯还酹,信陵坟土。

时雨

金朝赵秉文

天降时雨,山川出云。天相休运,是生世臣。维我世臣,乃国于莘。

天子命之,牧尔邦民。北风喈喈,雨雪霏霏。嗟我晋人,而疮而痍。

吹之呴之,摩之拊之。于燠其寒,于饱其饥。既瘳既夷,不嚬以嘻。

孰为豺虎,载栅载垒。孰为蟊贼,载芟载理。无扰我乡,我乡我里。

无伐我桑,我桑我梓。远夷駾矣,我民休矣。公在在堂,如春斯温。

激矢在壶,折冲于樽。民安于廛,兵安于屯。公在在堂,锦衣绣裳。

敝予改为,斯民不忘。公在在堂,绣裳锦衣。我民之思,无以公归。

菩萨蛮回文 三首 其一

金朝王庭筠

断肠人恨馀香换。尘暗锁窗春。小花檐月晓。屏掩半山青。

菩萨蛮回文 其二

金朝王庭筠

客愁枫叶秋江隔。行远望高城。故人新恨苦。斜日晚啼鸦。

菩萨蛮回文 其三

金朝王庭筠

白云孤映遥山碧。楼倚一天秋。断肠随雁断。来雁与书回。

诉衷情

金朝王庭筠

夜凉清露滴梧桐。庭树又西风。薰笼旧香犹在,晓帐煖芙蓉。

云淡薄,月朦胧。小帘栊。江湖残梦,半在南楼,画角声中。

谒金门 赋玉簪

金朝王庭筠

秋萧索。灯火新凉帘幕。翠被不禁临晓薄。南楼闻画角。

想见玉壶冰萼。一夜西风开却。梦觉乌啼残月落。幽香无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