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恭尹
昌黎曾为记蓝田,君较蓝田一倍贤。钜竹老槐俱不有,窗间松树已十年。
明代:
陈恭尹
海隔红尘不闭门,东风携杖木棉温。今时父辈人无几,先代遗民君独存。
霜雪满头肠自热,水天多浪昼常昏。著书岂必沉吴井,韦氏传经有子孙。
明代:
陈恭尹
令望清才早有誉,官衙幽寂似林居。楸枰细覆新图后,缃帙初开万卷馀。
槛外雕笼调语鸟,花边香饵戏红鱼。天南军府闲如此,乐事频书慰倚闾。
明代:
陈恭尹
老夫黄屋亦称臣,火树珊瑚半入秦。往日歌台虽已矣,舞腰犹似汉时春。
明代:
陈恭尹
火种刀耕只任天,峒瑶安处堠无烟。都人总计堆花酒,斗米年来五十钱。
明代:
陈恭尹
寒来未试登山脚,积雨初消好行乐。大士岩前一揖馀,四望风光殊不恶。
川原百里辨纤毫,渚稻皆收野岸高。人家小梅日皦皦,疏林赤叶风飕飕。
龙江水绕山根出,诸峰秀美真无匹。上悬峭壁下崎岩,森若文人多气骨。
何来五色罗浮禽,飞鸣下上好其音。洞天福地不栖息,得无有意来相寻。
朱明洞口华台寺,十九年前山里事。出山如送入山迎,三人见者今馀二。
岂有他奇副昔闻,巅毛种种日争新。临高且共命尊酒,不使仙禽笑妄人。
明代:
陈恭尹
迎阳不用候葭灰,岁旦枝头柳眼开。自是南州炎德在,春光先到越城来。
明代:
陈恭尹
花县新开拟筑城,百峰山下久屯兵。居人不掩柴扉卧,舟子无烦蒯剑行。
明代:
陈恭尹
北风日夜来,萧萧满城铎。扶筇拥褐欲何之,我欲升高望南国。
千峰飞舞向朝台,白云小院叩复开。门前古木立千尺,竹阴埽地无尘埃。
溪水韸韸野田下,断续山桥度车马。半为斑白半少年,尽是平生素心者。
山亭布席大白浮,野花折取传觥筹。酒酣客起迭击鼓,鼓声悲壮惊林丘。
斯亭昔是名王垒,石阙遗碑勒胡字。四十年来骨已灰,行人尚洒三城泪。
何不令九牛倒曳掷泥沙,何不令牧儿一炬为平地。
天河尽挽洗山川,红日高飞走魑魅。为君击鼓击复催,一阳天地今将回。
愿进中山千日之酒杯,杞人之忧安在哉。
明代:
陈恭尹
青山多处一峰尊,手著麟经日满轩。廿载文坛推宿将,五花骢马自名门。
帆樯驿路新霜叶,冰雪关河旧屐痕。虽是云边飞舄近,东风鹏翼好高鶱。
明代:
陈恭尹
坳堂一芥亦堪横,此地遥连汉苑瀛。白舫青帘聊寄傲,帝风卿月共澄清。
平居岂有乘桴叹,壮志唯期破浪行。笑散江滨老渔父,竹竿摇曳绿蓑轻。
明代:
陈恭尹
乌乌何必胜吾吾,无事悠悠守一隅。诗思尚存荒径菊,道心曾折渡江芦。
嗟来路上人多食,归去林中鸟独呼。寥落风花又三月,青山空自满前途。
明代:
陈恭尹
四百名峰日日春,重阳天气似秋新。都亭作客逢邛令,桂酒邀欢有蜀人。
辟谷正须云母粉,救时真现宰官身。菊坡旧菊今芜绝,拟及花时一问津。
明代:
陈恭尹
水天一片月孤圆,散入风涛月万千。若是一涛还一月,请师端的数流年。
明代:
陈恭尹
何处春郊布绮筵,菖蒲涧口接濂泉。竹分山色为门径,石咽溪声似管弦。
野寺苍凉怀古地,东风晴暖试花天。闲来偶共山僧笑,不醉溪桥又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