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恭尹
万乘旌旗狩朔边,国威还藉重臣宣。金鞍久侍龙颜侧,玉食颁从黼帐前。
每见借筹论战伐,时闻聚米指山川。一辞丹陛来南服,御札黄封几度传。
明代:
陈恭尹
虎丘南望得浮丘,千里脂车路已悠。暑月见君从北至,清秋闻说又东游。
长贫可有青山买,善病如将白发谋。多谢高飞云外鹄,忘机吾已狎沙鸥。
明代:
陈恭尹
清风此日满南隅,文武兼权是丈夫。百粤诸侯趋使节,八蛮君长拜兵符。
腰横牛斗星边气,句得骊龙颔下珠。浙水自来多俊杰,几回封爵属通儒。
明代:
陈恭尹
无成三十老渔蓑,旧国深惭此屡过。生计未知何事好,诗篇唯觉别人多。
高城晓角收凉月,岐路西风长白波。犹幸交亲不相弃,夜烧银烛为悲歌。
明代:
陈恭尹
少年无远不同游,比者输君已数筹。酒后独寻燕市筑,雪中曾买建陵舟。
九州未必容闲客,五岳何常笑白头。我亦从兹理帆席,大江明月记清秋。
明代:
陈恭尹
天池古昔是南隅,闻说鲲鹏有令图。水变蓬瀛今已浅,石填精卫合教枯。
关封西汉曾黄屋,鼎峙东吴自赤乌。莫笑霸王非善计,荒陵人尚禁樵苏。
明代:
陈恭尹
太华十丈几曾花,今见南州野老家。近院似归金蜡炬,倚山如出石床砂。
每来丹凤巢三月,未许铜瓶折一丫。便是天台最深处,赋才何让赤城霞。
明代:
陈恭尹
五两风轻引木兰,福星从此向西看。溪山旧熟骅骝足,父老欢迎獬豸冠。
郊有神雷供出令,蚌含明月识新官。旌旗指处氛祲息,反侧而今报平安。
明代:
陈恭尹
李公十六生虬须,虎头豹眼长身躯。诸生籍中弄文笔,姓名已自闻江湖。
五花大马黄金络,终日邀人讲兵略。平原不算是贤豪,季生未许矜然诺。
上书自献城南田,卖作军门犒士钱。宝刀屡试濡缕血,乌府连分节钺权。
独当一队江南北,入对君王每前席。边头老将避锋芒,白面儒官论资格。
与君失志复淹留,对卧飞云百尺楼。狂歌大叫取一醉,凤观虎视轻王侯。
堂前侠客千人食,盎底屡空曾不识。千金初制鹔鹴裘,脱手赠人无吝色。
我时弱冠君及壮,置身自许云台上。而今丝发生满头,地北天南一相望。
燕山作客近何如,落拓柴门久阙书。闻道长斋习禅寂,那能不饮送居诸。
明代:
陈恭尹
独将文采嗣家声,裘带雍容亦治兵。马上骁腾论剑罢,酒间谈笑报诗成。
须眉合画麒麟阁,碑版先流赵尉城。公府晏归千骑散,路傍人拟是书生。
明代:
陈恭尹
眉须如画马征南,虽是闻声意已深。旌节一移沧海上,风流犹系县人心。
珠官古郡通鹑尾,铜柱高标隔象林。身作长城无一事,东风铃阁想高吟。
明代:
陈恭尹
竹窗虚掩读书堂,远近游踪日已黄。舍瑟定偕童子去,采芝还入老人行。
苔侵旧绿缘金井,花散高红点石床。一度不留君未惜,年年归路属春阳。
明代:
陈恭尹
黄梅雨势淹徂夏,宝剑云生光四射。将军自起拂拭之,手握双龙舞中夜。
虎头燕颔立可飞,南中留滞将何依。看君才气固落落,一日百万真能挥。
当筵谈笑既无敌,下笔千言才顷刻。只今海内总升平,遥徼不妨还草檄。
封侯前代几书生,万里风云自此行。探穴旧传班定远,留屯还纪赵营平。
明代:
陈恭尹
山中麋鹿若为群,岭外双鱼杳不闻。贫甚独存冯客剑,雪深持上岳王坟。
西湖歌舞春无价,南宋楼台暮有云。休恨议和奸相国,大江犹得百年分。
明代:
陈恭尹
家集年来遍粤洲,因君弥复景前修。孤忠有后今三世,一面相期隔几秋。
吴粤云山非异地,纪群夙昔许同游。未缘披豁闻高论,诗句多为第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