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蔚

九月十八日自双溪还寺车中偶得

宋代陈文蔚

太安元有此山川,往古来今几许年。

合是地灵神降岳,为生人杰柱惊天。

遗民但抱羲农朴,正学谁知孔孟传。

要识碧溪流不断,后人须看石岩镌。

老人及儿辈皆和再用前韵

宋代陈文蔚

不而繁桃俗杏栽,诗怀端为此花开。

自缘祗结冰坷侣,花底浑无欲驾来。

老人生旦

宋代陈文蔚

人生富贵多繁华,每遇诞日张绮罗。

高堂宾从拥朱紫,金尊捧欢倾流霞。

青春未暮神仙醉,舞腰回雪皓齿歌。

难逢乐事买欢笑,千金不惜如泥沙。

贫家相去一何远,自叹居里非鸣珂。

平时只甘陋巷味,啜菽饮水之日多。

不知今朝是生旦,东邻旋问酒可赊。

烹鲜击肥非不愿,一室悬磬将如何。

阿爹从容呼儿语,我有至乐非由他。

立身亦足显父母,声名不必登高科。

颜色苟能奉新难,悦口不存旨与嘉。

满堂虽无金玉富,六籍诸子幸满家。

日率儿曹勤诵读,行慕颜闵心孔轲。

但得门庭无外事,竹林足以长婆娑。

子顺亲慈有馀乐,自然福至由家和。

篱边晚菊知人意,岁岁来荐黄金花。

连州招饮蒙轩次其韵

宋代陈文蔚

把酒蒙轩喜屡同,笑谈终日坐生风。

但知此意无欣厌,一任时人自介通。

醉里直愁逢李白,席间何幸有车公。

南枝趁取梅花未,贤圣时时为一中。

寄题俞伯南所居·希贤

宋代陈文蔚

毋为陵学山,当为川学海。

尹重贵自任,颜乐誓不改。

寄题俞伯南所居·野处

宋代陈文蔚

岩筑无外求,莘耕有馀乐。

既为尧舜民,自抱羲农朴。

寄题俞伯南所居·毅斋

宋代陈文蔚

器重或可胜,道远畴能至。

勉效既竭回,羞称愿息赐。

寄题玉山周晦叔家似贤斋

宋代陈文蔚

人心殊嗜好,黑白互相形。

农臭不自悟,荧荧飞青蝇。

一日对此君,炯然又眼明。

子猷虽借宅,绿阴仍满庭。

雅净两龚洁,高寒伯夷清。

可近不可狎,劲挺干青冥。

世人景先哲,绘画劳丹青。

想像不觌面,孔孟何由倾。

安知君子交,日日与相迎。

手种万苍玉,君家有典刑。

清风流至今,修好无渝盟。

家园偶闻野花香

宋代陈文蔚

杖藜曾是为春忙,紫陌青山到处芳。

不为竹林棲隐地,好风时绕野花香。

寄题张正国斗斋

宋代陈文蔚

贬值大厦室庐窘,之子数椽天地宽。

醉里挥毫诗胆大,不悬金印老江干。

甲辰九月初访晦庵先生大安道中余正叔韵

宋代陈文蔚

潇潇风露菊花秋,人在瓯闽第一州。

少日已尝怀壮志,今朝端不负清游。

陪君数日从容语,洗我平生散乱愁。

从此归来复何事,风涛虽险奈虚舟。

甲申正月答昌甫见寄韵代书

宋代陈文蔚

负迷法漂迹,关心为倚门。

尽叹惟啜菽,奉旨屡空尊。

温剂劳分红,新诗且记存。

开缄细吟讽,小立近黄昏。

甲戌正月从君用弟觅月桂栽

宋代陈文蔚

花发枝头月月新,不妨分种过西邻。

琴书结束归来日,要使门庭长有春。

甲寅寒食日访徐子融子融同出游晚归志所历二

宋代陈文蔚

至后一百五,春光正韶华。

往往天气少,多与人事差。

今年特清朗,川原烂红霞。

埋头卷书册,访友况不赊。

尽日俱襄阳,满城同看花。

百种斩红紫,意气各雄奈。

忽焉有如呼,径醉碧桃家。

主人意厚甚,更约观金沙。

而我方与子,浩荡兴无涯。

但恐催日驭,所幸未西斜。

行行复行行,小筑逢异葩。

杂然不知名,品品亦自嘉。

园翁旋相问,酌酒仍烹茶。

珍重颇深简,市井避喧哗。

子乃若有告,未语先咨嗟。

愿言更出郭,前林路非遐。

会当有奇遇,始信我不讹。

果见山下蒙,一泓莹无瑕。

渊然蟠蛟龙,不为藏黾蛙。

稍稍出奇怪,罗列如髻丫。

须臾耸崭绝,炼不经女娲。

特立如丈夫,匪可干以邪。

相与发浩叹,题品乃未加。

因念世沈晦,岂但如尔耶。

乘风且归欤,投林有昏鸦。

聊为赋此诗,醉笑歌龙蛇。

集著尚书偶成

宋代陈文蔚

水饮已忘三月味,囊空真乏一钱储。

屡空本是吾家事,赢得闲身且著书。

记梦

宋代陈文蔚

梦里分明记本极,觉来无语正心君。

阴阳却把量消长,且喜新来胜一分。

寄题黄子京贫乐斋

宋代陈文蔚

羞逐纷纷世所趋,东溪风月未尝孤。

闭六蒿藋从渠长,堆案简编聊自娱,

机括要须明活法,箪瓢非但守枯株。

不观点也风雩意,洒落脸中一累无。

寄题列岫

宋代陈文蔚

面面青山不记名,相知宜雨亦宜晴。

去来自在云千叠,高下无多屋数楹。

晨诵书弦俱乐事,春光秋月总诗情。

个中真乐谁能识,不问人间枯与荣。

寄题吴伯丰所居二首·读书阁

宋代陈文蔚

书阁高几寻,其高不可知。

但见读书人,心与千古期。

藉此间旷地,端坐穷轩羲。

世尘飞不到,月霁光风吹。

况复揭扁榜,字画天下奇。

妙有指南处,世人那易窥。

昔闻堂上声,斩轮尝笑之。

而子得学省,不觉糟粕遗。

终日几案乐,舍此归其谁。

寄题微州李君博文阁

宋代陈文蔚

曾参一唯外,相顾了无言。

颜渊但如愚,永谢枝叶繁。

后人谓二子,独得道之原。

脱落章句卑,统宗而会元。

谁知圣门教,入道固有门。

非博奚反约,溯流乃求源。

颜曾日用功,如海众水吞。

及其成功后,木落归本根。

固非求捷径,大学废讲论。

李君敞高阁,驾言避俗喧。

藏书比邺侯,日夕手自翻,

百家期贯穿,目击万里存。

上下洞今古,高深察乾坤。

一旦忽融会,豁然破篱籓。

笑彼习忘子,读书尝惮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