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著

戴仲伦求诗

宋代陈著

来翁摊纸要求诗,犹胜儿童弱弄嬉。

参得纯公行乐意,傍花随柳待他时。

到梅山处三首

宋代陈著

斜阳已在古松閒,杯酒相留未放还。

此是古人真率处,谁知今日有梅山。

次韵石秀叔城归卜邻

宋代陈著

从来热处易留人,孤负初心垫有巾。

盍与溪山酬素约,任将风月洗黄尘。

口犹有齿先尝乳,事付无言但饮醇。

见说明朝又东去,莫教虚梦觅诗邻。

戴帅初九日无憀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七首袖

宋代陈著

吾发白且老,面目又尘土。

流落如秋娘,无复画眉妒。

徒怀万里心,夜梦良劳苦。

欲言言向谁,鸡鸣正风雨。

次韵天宁僧宗芑见寄

宋代陈著

新诗忽相问,知我有如君。

陶令早还里,少游终守坟。

犂锄聊自课,笔砚未全焚。

时放出门步,仰天看过云。

次韵孙与之见寄

宋代陈著

江山百里余,相得肯相疏。

寄雁苦无便,遗鱼俄有书。

心能谦以下,义得兑之初。

耐久难忘处,我将铭陋居。

次韵张子开次子试晬

宋代陈著

闻昔宁馨儿,如马千里驰。

或秀如芝兰,或如饤坐梨。

居易生七月,已能指无之。

又比令狐楚,五岁善属辞。

是皆非偶尔,阴有造物司。

吾党正气旺,杨泣墨子悲。

谁知世变极,所见及所期。

卓哉子张子,不问今何时。

种德以种子,愈出而愈奇。

元方既及冠,可宝已不赀。

经史日研精,甚于渴与饥。

百发当百中,善射如由基。

亦曰厚自积,王魏不仕隋。

再索又得儿,照室光陆离。

今朝岁一周,岐嶷傲娥羲。

丛珍试初步,动觉应矩规。

粲粲文在手,炯炯白在眉。

但喜家传昌,浮机岂终危。

宙宇一开泰,扶植须人为。

在外寄藩屏,在朝资栋仪。

虽当保抱中,方来事可龟。

风埃自澒洞,庭阶且燕熙。

眼底双凤雏,笑唾燕雀卑。

而况表独立,硬脊非韦脂。

观志既有人,一脉如抽丝。

作室必肯堂,何患不塈茨。

此事真庆事,他事非所怡。

我老拙已固,无能说项斯。

来诗走风樯,难用蠡管窥。

趁笔聊示耳,深愧无精思。

次韵吴竹修庆余免役

宋代陈著

大道荆榛万径斜,中閒役事最堪嗟。

私心自分齐编户,公法仍条存宦家。

免把血躯供刻木,尚存醒眼傲空花。

要知天理无穷处,风雪严时春有涯。

儿侄辈为燕老集石秀叔以诗来和之二首

宋代陈著

身是书中老仆童,布衣不溯马头风。

虽无二顷资穷巷,犹有三峰着睡翁。

虚室漫留庄叟白,新诗忽见相州红。

然时流俗滔滔去,铁石心肠独我同。

次韵张子华寄示正月四日与其兄及俞叔可兄弟

宋代陈著

两家昆季贺正来,投辖留连肯放回。

恰第四朝春正好,合三百岁老相语。

有光西洛菜羹社,同醉东坡蕉叶杯。

何似添侬八十一,呼为五老共徘徊。

戴帅初九日无憀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七首袖

宋代陈著

履险须顿足,逢躁须戒吻。

况今为何时,正恐无地隐。

柴门倘可闭,即与桃源近。

岂无耆旧在,努力各自谨。

次韵王得淦长至

宋代陈著

二十四节气,来自混元前。

老息他无分,新阳便有缘。

从教寒又暑,惯得海为田。

此理须看破,何妨日当的。

次韵徐直翁仙霞岭近衢州

宋代陈著

道大谁能用,功名一念微。

释然文石梦,轻似岫云归。

霞岭空重历,天书的又飞。

翻身凤池去,分阃却成非。

到梅山弟家见瑞香盛开醉书

宋代陈著

地因胜境閒中见,花为骚人分外香。

数步出山何世界,一春无事是风光。

次韵竹窗兄相招

宋代陈著

酒徒元不是高阳,君以诗招语亦香。

虽欲醉归重九日,恐贻亲怒愧王祥。

次韵吴山甫

宋代陈著

谁敲拄杖碧溪湾,得见霞城老则山。

对面相惊风鉴旧,论心不放雨镫閒。

浮生梦蚁凄凉外,春事啼鹃远近间。

幸有新诗相慰藉,忍攀垂柳送东还。

董伯和竹溪寓居

宋代陈著

三井西边雨亩坡,与云盘礴傲羲娥。

危时自说升平话,险地今为安乐窝。

鱼鳖收溪供草酌,竹松临户当花窠。

故园台榭姑苏问,万事从来蚁一柯。

杜鹃二首

宋代陈著

万绿阴中拌死啼,如何日夜不能疲。

料应饱作秋冬梦,恰好如今是醒时。

次韵应诚则次杨君贵来求乃父长卿墓铭

宋代陈著

眼中宿草感怀长,听彻啼鹃送洛阳。

萍世生涯随日异,花崖门径尚风光。

心知父志能全我,文得家传早擅场。

天也有人方寸事,本根深处自流芳。

次韵王得淦和儿泌西山所作二首

宋代陈著

亲戚要绸缪,其来远有由。

溪山行可到,岁月去难留。

休问酒无有,但将诗应酬。

春光是堪处,不是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