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著

弟观为众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绝因趁韵

宋代陈著

人众由来口铄金,漫从时好答人心。

堪怜寒露冰壶玉,尘满冠巾汗满襟。

悼出童尚质二首

宋代陈著

南山山最秀,之子得其精。

年少文偏老,身通道自亨。

得交宽所蕴,见义勇于行。

今日知无憾,声名一死生。

到香山寺似僧能子良

宋代陈著

当年真应老,坐断此名邱。

交障锁山定,曲溪依路流。

耸肩擎佛迹,分脚踏龙头。

形胜不可尽,平生偿一游。

代浦城权县赵节推鹿鸣宴诗

宋代陈著

潜藩岁贡素多才,捷报欢声沸似雷。

南浦士流新姓字,西山夫子旧胚胎。

登荣仙籍香浮桂,得意春魁信在梅。

此去天衢齐纵靶,代庖只饯幸重来。

六里桥

宋代陈著

拒霜红蓼丛,两岸递迎逢。

风雨日易夜,江湖秋似冬。

给观心浩荡,无事梦从容。

不问程途远,诗情节节浓。

良月二十一日郡庠置酒炉亭劳余出山且取子美

宋代陈著

鸢鱼自飞跃,鸟兔自追奔。

中有古道在,难与时情论。

九月十日乡人醵饮丹山分韵得东字

宋代陈著

山光肃肃净杉松,草草提携里曲同。

不是休官住林下,无缘问菊到篱东。

世途险近閒为福,乡谊绸缪醵有功。

酒散月明多感处,牛山故国正西风。

二月十八日过邑有感二首

宋代陈著

植杖东风立晓寒,凄其极目甚穷边。

黑尘犹暗新焦土,青日无光老晦天。

花凤逢春谁借景,杜鹃怀古自啼年。

吾今且忍须臾死,得见升平或有缘。

秋晚新晴

宋代陈著

杖屦访郊晴,秋光泼眼明。

溪痕经水没,山面拨云呈。

霞影收虹影,砧声急雁声。

芙蓉花在否,滑路倩人行。

良月二十一日郡庠置酒炉亭劳余出山且取子美

宋代陈著

江湖宽相容,风马留更勤。

襄阳或可传,北山若为文。

杜鹃二首

宋代陈著

催归亦是大饶唇,自不能归底劝人。

行止在人终莫劝,只应劝得合归春。

弟观为众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绝因趁韵

宋代陈著

迎神旧是醉哗场,榷禁方严酒有坊。

幸免叫嚣成鬼市,不妨安稳服农忙。

弟观为众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绝因趁韵

宋代陈著

老我今年七十二,已无半念到穷通。

北窗一枕羲皇上,日自流西水自东。

登慈云阁偶成三首

宋代陈著

五里晴行信一筇,入松迎面旧松风。

斜阳归路樵渔笑,翁自何来半醉中。

壬午九日有感

宋代陈著

修茂堂中九日杯,今年无复寿兄来。

把萸空感同看会,插菊难教一笑开。

不使犬鸡当厄去,却闻鸿雁送声哀。

浮生忽忽何须感,荒草牛山戏马台。

蒙斋习庵皆有诗在慈云阁沈端宪又有记文刻石

宋代陈著

习老蒙翁两达尊,借他僧偈说慈云。

一番入寺一感怆,细读古碑端宪文。

山家即事

宋代陈著

小筑山之下,林泉景自成。

閒花随付分,啼鸟本无情。

日暮岭云合,雨余溪水清。

相逢是樵客,堪与话平生。

灵济庵会高丽僧全息庵八句遗之

宋代陈著

生其箕子国,来拜观音山。

迢迢万里外,了了一见閒。

风波任浩荡,云月自往还。

莫怪图三笑,我非元亮班。

绿萼梅歌

宋代陈著

君不见宣和艮岳绿萼梅,百花魁中此为魁。

绛霄灯火不终夕,剪为荆薪燬为灰。

又不见驻跸钱塘开聚景,此梅又花天宠幸。

江神不才马飞渡,踏碎禁地花无影。

两地百五十年余,花与国都相有无。

谁知造物不尽意,尚留人间一种癯。

山中佳人清似水,放开吟饕嚼花髓。

我未见花得见诗,见诗便与花相似。

且闻九月花已芳,奇观到眼诗为忙。

腊前年后是正候,忽为秋光岂其常。

大庾岭头炎瘴地,年年早开不为异。

四明相去数千里,不应早花亦如此。

吁嗟地气如车轮,自南而北知几春。

如今所见到草木,不独飞鸟啼天津。

梅乎梅乎本清绝,花如白玉枝如铁。

矫矫胡为心亦随,不念从前傲霜雪。

唐苑九月夸梨花,鹤林九月艳杜鹃。

我欲梅根一酹酒,谨勿与彼争取非时妍。

良月二十一日郡庠置酒炉亭劳余出山且取子美

宋代陈著

蒲葵裁成扇,瘿木斲为樽。

自是山林物,不入纨绮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