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造

送严上舍并寄诸公十首 寄何解元

宋代陈造

旧识追风足,低摧坂下车。长驱待云路,小捷已乡书。

唾手须科第,差肩有诏除。公馀富佳句,记我浑樵渔。

次韵王签判二首 其一

宋代陈造

客中谁者伴闲身,祇有苍槐与翠筠。回首昔游惊梦断,故人重见倍情亲。

簿书简省官居好,月露清圆句语新。千里相思匪天意,聚头一笑此何因。

罗提举见和再用韵四首

宋代陈造

紫沉初炷炉香,青章已达寥阳。

当有碧玉宫使,叱起河濒卧羊。

游普向十首

宋代陈造

青林果熟星宿烂,修竹风来环佩鸣。

翠影扶疏僧宇静,吟馀屋角见云生。

次韵张守赴真州辞家

宋代陈造

争引依风领,须公布惠慈。

深恩手摩拊,数计月盈亏。

岁事方援溺,情亲更语离。

来时雁天阔,触目总宜诗。

次韵杨枢喜雨

宋代陈造

神护天关色正庄,挽回帝眷一丝香。

人间雨信先鸣鹳,仙界雷翁叱卧羊。

剡剡青身迷迥野,浮浮白水溜方塘。

丰年信出为霖手,恳悃忧民意叵忘。

次韵刘常甫见赠二首

宋代陈造

重来触目总宜诗,颇费行吟与坐思。

旧友相过有嘉惠,满篇更喜胜前时。

连朝把玩惊飞动,万象低摧受控时。

尘翳玉笙嗟耳冷,何人度曲颤鸾篦。

次韵张守四首

宋代陈造

新诗囊锦堕春窗,旋炷铜炉百和香。

试握毛锥支劲敌,独怜赤手强扶疮。

腊茶并三诗送李元诚

宋代陈造

北风吹霜战林樾,菊花雕零梅未发。

留君无物供吟笔,一炷沉烟伴清绝。

骚人悲凄为摇落,舟挽不回仍此别。

还家试碾壑源春,何似卢郎三百月。

再次韵后篇戏朱

宋代陈造

似闻新醖敌宜城,想对檐花又独倾。

别乘工为海鲸吸,广文当念露蝉清。

投醪频遣春浮颊,盗印宁无夜闯营。

约束长须牢闭户,瓮间防有毕先生。

郢州二首

宋代陈造

古郢繁华得少留,披云更喜识贤侯。

径容拱挹侍谭笑,怪底咄嗟成献酬。

罗绮香中偷醉眼,蕙兰丛里掉吟头。

何如白玉堂中客,试问樽前小莫愁。

和陶渊明归田园居六诗

宋代陈造

我惭旷达人,梦寐眷乡曲。

十年仕楚越,政坐食不足。

人皆诧善奕,举世鲜识局。

陶翁有高躅,迷涂炳明烛。

於焉税吾驾,作息课昏旭。

再用前韵赠盐城四士

宋代陈造

行李小槃薄,海西裨海东。交情半新故,生世有遇逢。

从我二三子,草木臭味同。业工画眉妩,饰此冰雪容。

高轩一再过,向我作春融。陈侯犀一角,锦肠星斗胸。

章侯金百鍊,学派传正宗。杨侯较诸杨,朝墨收俊功。

王郎天地间,合侍明光宫。我老一无可,短翼群蜚中。

樽酒剪银烛,诗锦佩奚童。宽破十日留,文律得细穷。

次姜尧章赠诗卷中韵

宋代陈造

壮年志在行,皇皇困无君。

老矣此念灰,去住如闲云。

诗坛二三子,一见胜百闻。

徐郎吴下蒙,绚丽工语言。

滔天自滥觞,昔人求其源。

隐几有妙领,未觉市声喧。

次韵陈秀才二首

宋代陈造

吏治因循俗已疵,可无柱后济宽慈。

顾惭德化一何取,敢意古人三不欺。

剔蠹方图洗熏染,放麑端复惎衰迟。

成君今段莱衣笑,莫更风前赋百罹。

正学

宋代陈造

政术自学术,君子恶其欺。

道学不容伪,世以伪用之。

向来濂溪翁,粹然时所师。

光风与霁月,取重前辈词。

两程从之游,流变已受疑。

应世颇拘谫,自立如矜持。

何人传其粗,矫讦取世资。

口中诚敬语,掎袂挹惠夷。

其行则市井,跖屩差所为。

危坐悄长默,覆此庸蚩蚩。

经正盛时事,怪女尚抵巇。

秉畀幸一旦,嘉谷去稗稊。

正士鸳鸿集,古学星日垂。

江湖隐沦客,有见真管窥。

尔辈受排拫,拟亦无孑遗。

得无奇英士,失脚遂磷缁。

用过贤用功。取璧忘小疵。

原引抆拭手,免兴失时悲。

原分升禄,少救并日饥。

辟以周孔涂,正以孟韩规。

嵬琐审辟就,譸张惭昨非。

六通面四达,恢若隆古时。

治道遗去甚,世变须防微。

吾言或可录,敢用告采诗。

和陶渊明二十首 其五

宋代陈造

捐金得嘉旨,举室更笑喧。老子旧小户,醉帽每先偏。

即今省酒费,或办归买山。吏隐有定趣,县债当亟还。

乘流遇坎止,毕世佩此言。

记扬州旧事

宋代陈造

合宫嚼蕊今柳枝,燕台酷赏骚人诗。

国色天香岂凡品,琼枝璧月信好辞。

向来弄影对箫鼓,楚山高深自云雨。

若为白昼去临邛,鹦鹉难防漏私语。

悲翠久矣雕笼中,转头缥缈云鸿同。

遥知怀璧骇众目,负山虽力难为功。

敢意归来辱收恤,瑾瑜匿瑕山藏疾。

客子一诵打鸭章,东君卢胡置严律。

风生翠扇阊阖天,酒边重听想夫怜。

楼中之燕当掌托,老子久谢裙裾乐。

次韵王知军雪

宋代陈造

雪神濡物不遗时,嗣风悬知羡帝祺。

沙界积苏烦阿母,天仙剪水倩风姨。

郢城曲好无前调,梁苑宾来有后期。

未办壶天陪一笑,夜深空敛索诗眉。

次韵朱通判严上舍

宋代陈造

子元才望未专城,玉面醪敷且细倾。

宠辱尽捐身外事,醺酣聊乐圣之清。

分甘亦复怜吾老,饮湿终惭不自营。

归去须君传此法,秫田百亩便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