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京华为别各蹉跎,犹幸相逢笑与歌。风雅长言先进少,游从高义故人多。
虽知尘境先忘累,尤念玄宫未处和。行欲超然无一事,便当求我向烟萝。
宋代:
黄裳
两萼双房并一枝,谁家姝子上西池。鹊桥牛女共游夜,湘浦皇英相会时。
晓鉴斗妆肩笑倚,秋林同赏步慵移。行看阁老重归去,花独来迎此可知。
宋代:
黄裳
泽国旌麾十几秋,一封曾去辱青眸。吹嘘寸草风犹在,倚傍长松梦未休。
借取谩劳闽士论,召还聊寄宋王州。宿源洞里南湖上,似得双溪有乐不。
宋代:
黄裳
木笏青衫便染尘,久思风骨始知真。有无悟道何妨仕,俯仰趋时只为贫。
静向画图看五骥,急来华省侍双亲。茶园送客诗犹在,空恨芳樽失故人。
宋代:
黄裳
长为双源梦旧游,西风吹动白蘋秋。得君昨日数联景,写我此怀无限愁。
但看清虚堪寄足,岂须衰老始抽头。小渔船上好相访,烟雨中乘丁字流。
宋代:
黄裳
拙翁甘与外台廉,只此劳生想自占。人我是非双累重,古今荣辱一尘纤。
便游泽国寻鲈市,忽落仙帆傍酒帘。案上簿书看得未,养真当有智随恬。
宋代:
黄裳
杳冥中信自轮回,十二时行不可催。才迫海门三级起,忽临沙渚二龙开。
水头花雨凌空落,日脚云旗动地来。果是尾闾虚不得,却还江上一徘徊。
宋代:
黄裳
吴国人从越国回,两舠旗鼓急相催。悠悠二气已交感,隐隐一声还到来。
银汉风波生沆瀣,玉龙雷雨出蓬莱。周天安用莲花漏,自有潮轩与月台。
宋代:
黄裳
杖屦相寻为爱山,来朝山尽到林峦。真源立己今犹古,清气临人暑亦寒。
岩溜飞来春雨泻,洞霄归去海鹏翻。紫霄名位缘何事,了取无中一粒丹。
宋代:
黄裳
心手相忘到混成,又非湘瑟与秦筝。秋来独坐水边石,古往谁知弦上声。
易度寸心閒有味,难谐群耳淡无情。夕阳回首山犹好,更起松风一段清。
宋代:
黄裳
乌台章疏风霜劲,璧水诗书日月閒。万事自来如义命,一麾谁去得湖山。
尝闻讼少公庭下,但见閒多宴坐间。明月几时随太守,香炉峰下看禅还。
宋代:
黄裳
国子先生行最淳,红颜犹足照青春。神仙庐下分符远,父老乡中衣锦新。
画舸欲飞初得雨,烦襟如洗乍离尘。从来官职清于水,好为江山作主人。
宋代:
黄裳
才得新诗写我忧,荆溪何日与君游。久为江国三年客,长忆仙公一洞秋。
共有幽怀堪把手,谁无忙事且回头。忽乘清兴拿舟去,准拟香笺作唱酬。
宋代:
黄裳
华堂深在翠微间,潋滟波光照客颜。归隐输君尘外乐,留题偷我日边閒。
心忘机后鸥相识,日落山时鹤自还。小艇得鱼无事了,歌声移向荻花湾。
宋代:
黄裳
晚入荷华一叶香,羡君归兴满仙乡。他年上国来须早,今夜中秋别太忙。
虽厌风波同客路,已怜松柏共秋霜。东来传舍无多地,勤寄新诗莫我忘。
宋代:
黄裳
故人閒适地行仙,林下邀谁共暮年。把酒应思天际客,登楼俄上水南船。
懒看小吏呈朝报,静听高僧说世缘。华发未输头上白,更期携手剑溪边。
宋代:
黄裳
放船初向白公楼,渺渺天光簇簇洲。绿竹岸深疑士隐,紫烟波远恐仙游。
宾朋欲散且看月,风俗虽忙犹买舟。最好四山环绕处,一家中占五湖秋。
宋代:
黄裳
火行金候两犹争,扰扰蚊蝇自未平。云漏雨声蒸地爽,日含山色暮天明。
直须纨扇恩情断,始向篱花意态生。万里璧寒无一点,月明中看雁初横。
宋代:
黄裳
何当归卧水云乡,不必功名似子房。一黍精华空色大,百年行数古今长。
谁知扰扰还三得,独向冥冥遣两忘。少室山头星月近,紫微垣下起天香。
宋代:
黄裳
南飞长是梦相寻,海角何妨寄好音。有客交游多革面,无君谈笑少开襟。
家山荔子邀谁赏,泽国荷花忆共吟。秋后西来无爽约,遥郊当候马骎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