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表

王仲谐邀看芍药

明代黎民表

姚魏元同品,开时亦未残。动摇因翠袖,扶植借朱阑。

静影灯前落,流云席上看。夜来风雨至,应恐越罗单。

送张光禄元易使边兼还河东展省 其三

明代黎民表

单于内属已销兵,瀚海天山夜不惊。玉节尽驱龙种至,大宛何必堕重城。

丁戊山人谒先君墓有述答

明代黎民表

蝉曳疏枝鹤绕林,攀号应废蓼莪吟。生刍不负南州约,宝剑多勤上国心。

指佞尚馀阶下草,将归空有壁间琴。平原旧客无人在,今日因君泪满襟。

寿何明府母八十一

明代黎民表

海上谁开献寿卮,北堂高宴起参差。飞鸾每逐云軿下,舞鹤还同彩袖垂。

举案岂能忘旧节,弹琴今更有佳儿。春风正是芳菲日,开遍桃花第一枝。

送华文学之留都

明代黎民表

载书初诣阙,沿牒复归吴。经笥诸生学,章缝鲁国儒。

轩车荣故里,雨雪戒长途。白虎群贤在,还来赋论都。

同杨邦彦徐子与过汝和雪舫集

明代黎民表

芳菲不可度,幽意与谁论。夜雪留孤舫,春花入酒尊。

风尘容倦客,湖海共清言。兴罢各分手,青山落蓟门。

嬉春曲陈公载索和用韵 其二

明代黎民表

芳草春阴垂钓矶,寒城斜日闪朱旗。熏人欲醉怜花气,送客无情是柳丝。

画楫迥随兰浦入,金尊还傍竹阴移。江湖十载浑疏放,空愧青楼半额眉。

归田杂咏十二首 其三

明代黎民表

一丘堪偃卧,暇日掩柴扉。山果垂藤熟,林莺接翅飞。

春风难再得,世事况多违。但坐南窗下,休论昨日非。

游灵谷寺

明代黎民表

门绕黄山路不赊,青松回匝见丹霞。禅河六月犹飞雪,空谷千年自雨花。

云气远移金刹动,竹阴清入画廊斜。十行赐札留初地,老衲相逢说翠华。

杂画为刘仲脩题 其二

明代黎民表

溪上风欲来,扁舟归渐紧。不暇问桃源,赖是柴门近。

苦热行 其四

明代黎民表

索米长安少俸钱,无何安得醉花前。渴羌自有封侯相,拜舞君王赐酒泉。

舍弟将使西粤郑驾部携酒偕桢伯见过

明代黎民表

停云欲赋意踌躇,况复分襟万里馀。梦寐几年摇碧海,星辰三殿识金舆。

情多故旧能携酒,心折风尘懒上书。天路驱驰俱骏足,莫因留滞念相如。

答赵藩参

明代黎民表

衡门车马喜相投,高谊应怜水石幽。珠浦波光摇远树,玉山云气过高楼。

笑移杖履同三径,怅望风烟恨九州。知为苍生须强起,林泉安得遂身谋。

和陶徵君饮酒二十首 其五

明代黎民表

高台架林麓,眺听忘俗喧。颇惬旷士怀,孰谓兹游偏。

轻烟起平陆,夕阳颓西山。众鸟赴乔林,吾亦念归旋。

无闷徵在昔,铭骨事此言。

送朱少参之洛中

明代黎民表

十载论交识赋名,中原回首正谈兵。蓟门转饷弭边衅,薇省分曹重客卿。

风土不殊新洛邑,烟花犹是大梁城。垂纶渐觉沧洲远,犹为绨袍一怆情。

同陈大理玉叔集袁考功鲁望旅寓

明代黎民表

共促离觞月露前,层城钟漏隔林烟。綵毫暂隐文园酒,水镜今推吏部贤。

草奏想承清燕对,归帆应待便风悬。薄游曾忝曹郎后,鸿雁牵情入楚天。

王使君元美招同吕光禄游砚山亭 其一

明代黎民表

丹梯千仞俯重溟,驱传来游剧聚星。山著暮云还并紫,天连高浪故摇青。

潇湘归客怜芳草,吴下才人复此亭。满路风花相伴逐,鸬鹚鸂

运丁行

明代黎民表

黄河运卒何艰苦,不值泥涂即风雨。千里常行半载馀,得到京城半为土。

大车小车输上仓,官家却用大斛量。拣成颗粒明如玉,复以风轮扬去糠。

仓中鼠雀尽张喙,片言不合辄笞捶。入口沙泥尚不充,掩骭单衣岂成睡。

潜辞甲长暂逃归,忍使丁年坐憔悴。人言自古从军乐,岂知从军亦太恶。

不如大贾浮江湖,明珠满载无官逋。

顷以俚述投大司马白石蔡公猥承见答次韵一首

明代黎民表

十年华省梦清芬,喜挹风流在五云。司马旧曾传谏草,侯芭元自好玄文。

斗间一望双龙气,台上谁攀彩凤群。莫拟北山招隐士,更开东阁奉明君。

吴中三子诗 其一 文休承

明代黎民表

文水浚灵源,信国挺华胄。才本埒机云,论岂殊向秀。

好客屡清言,深衷辔携手。坏林委丘壑,长缨困驰骤。

曩聆古剑篇,森罗灿星宿。烽起吴江濆,骤珠不可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