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大全 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

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正文

昨夜渡江何处宿,望中疑是秦淮。月明谁起笛中哀。多情王谢女,相逐过江来。

云雨未成还又散,思量好事难谐。凭陵急桨两相催。相伊归去后,应似我情怀。

昨夜度过扬子江寻找住宿的地方时,远望中疑似来到秦淮河畔。明月夜里,谁在吹笛,笛声竟是这么悲哀?那富深情的高贵歌妓和侍女,竞相跟随过到江北来。

情爱,尚未成真而今又要分离了,好事难得如愿啊!驾船人要急于开船,催促歌妓与侍女回江南去,他们不得不分离。我预计她们回去以后的心情,也当同我的心情一样悲伤。

参考资料:

1、王水照王宜瑷.苏轼诗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41

2、孔凡礼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245

渡江:渡过扬子江。秦淮:秦淮河。传说秦始皇南巡会稽时,为疏导淮水而掘,故名。发源于江苏省溧水县东北,流向西北,横贯南京市,流入扬子江。王谢女:这里指高贵之歌妓与侍女。王、谢,六朝两个大家族。

凭陵:逼迫,依势而凌人,指情势不允许。急桨:快速开船。催:催促。伊:她。

译文

译文

昨夜度过扬子江寻找住宿的地方时,远望中疑似来到秦淮河畔。明月夜里,谁在吹笛,笛声竟是这么悲哀?那富深情的高贵歌妓和侍女,竞相跟随过到江北来。

情爱,尚未成真而今又要分离了,好事难得如愿啊!驾船人要急于开船,催促歌妓与侍女回江南去,他们不得不分离。我预计她们回去以后的心情,也当同我的心情一样悲伤。

注释

渡江:渡过扬子江。

秦淮:秦淮河。传说秦始皇南巡会稽时,为疏导淮水而掘,故名。发源于江苏省溧水县东北,流向西北,横贯南京市,流入扬子江。

王谢女:这里指高贵之歌妓与侍女。王、谢,六朝两个大家族。

凭陵:逼迫,依势而凌人,指情势不允许。急桨:快速开船。催:催促。

伊:她。

参考资料:

1、王水照 王宜瑷.苏轼诗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41

2、孔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245

创作背景

  这首《临江仙》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八月中旬。是时,王胜之离金陵,过仪真,去南都时,有歌妓和侍女送行。东坡与之同船前行。“公诗便堪唱,为付小婵娟。”(《至真州再和二首》)写《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与此词以赠歌妓与侍女。

参考资料:

1、孔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245

2、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94-95



※ "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的意思解释、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生文学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