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萧瑀


作者李世民
朝代唐代

正文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参考资料:

1、余建忠.古代名诗词译赏.昆明市: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57-58页

2、宋厚泽.唐诗三百首精读故事(上册).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2页

3、游光中黄代夕.中国古代哲理诗译注上.成都市: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259页

疾风:大而急的风。劲草:强劲有力的草。板荡:动乱之世。

勇夫:有胆量的人。智者:有见识的人。

译文

译文

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注释

萧瑀:字时文,隋朝将领,被李世民俘后归唐,封宋国公。

疾风:大而急的风。劲草:强劲有力的草。

板荡:动乱之世。

勇夫:有胆量的人。

智者:有见识的人。

创作背景

  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封萧瑀为宰相。但由于萧瑀性情刚直,李世民便把萧瑀改任太子太傅。萧瑀毫无怨言,来到东宫任职,辅导太子十分尽职,李世民对他对太子的教导十分满意,于贞观九年(653),封萧瑀为“特进”,参预政事,并赠此诗给他,还说:“卿之忠直,古人不过。”

参考资料:

1、黄勤堂.哲理诗选析.合肥市: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26页

2、任大霖.中国诗词古诗大观 .北京市: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149-150页



※ "赐萧瑀"的意思解释、赐萧瑀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生文学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