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大全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

正文

长安道,投老倦游归。七十古来稀。藕花雨湿前湖夜,桂枝风澹小山时。怎消除?须殢酒,更吟诗。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也莫向柳边孤负月。闲过了,总成痴。种花事业无人问,惜花情绪只天知。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

从长安告老回家了,在一直呆过了七十年之后;多么的不易呀,七十年,这自古以来都少有!——我倦了,与其闲置,不如归来。归来好啊:夏天,看荷花:凉雨过后,池塘的夜多美;秋天,看桂花:淡淡的风里,小山也不错。别问怎么打发这日子?——喝酒,喝酒;再不,写写诗吧。

冬天:不要辜负了那竹上的雪;春天,不要辜负了那柳边的月。过闲的人,总有些痴。种花之事无人问津,与花相对的意味,只有老天明了。好笑的是那山中:云,早早的出去;鸟,迟迟地归来。——竟是这般的忙碌!

参考资料:

1、辛弃疾.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08

投老:垂老,临老。殢酒:困于酒。殢,沉溺,困倦。

“惜花”句: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译文

译文

从长安告老回家了,在一直呆过了七十年之后;多么的不易呀,七十年,这自古以来都少有!——我倦了,与其闲置,不如归来。归来好啊:夏天,看荷花:凉雨过后,池塘的夜多美;秋天,看桂花:淡淡的风里,小山也不错。别问怎么打发这日子?——喝酒,喝酒;再不,写写诗吧。

冬天:不要辜负了那竹上的雪;春天,不要辜负了那柳边的月。过闲的人,总有些痴。种花之事无人问津,与花相对的意味,只有老天明了。好笑的是那山中:云,早早的出去;鸟,迟迟地归来。——竟是这般的忙碌!

注释

⑴最高楼:词牌名。南宋后作者较多,以《稼轩长短句》为准。八十一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过片错叶二仄韵。体势轻松流美,渐开元人散曲先河。

⑵投老:垂老,临老。倦游:《史记·司马相如传》:“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

⑶“七十”句:语出杜甫《曲江二首》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⑷殢(tì)酒:困于酒。李玉《贺新郎·春情》:“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酒厌厌病。”殢,沉溺,困倦。

⑸“惜花”句: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⑹“云出早”二句: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参考资料:

1、辛弃疾.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08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是时作者四十八岁,正谪居在上饶。韩无咎七十岁寿辰时,辛弃疾曾写过一阕《水调歌头·寿韩南涧七十》为贺。可能就是在这次宴会上,正是韩无咎或其他的人请他为“四时之赋”,他于是乘醉而写下这阕词。

参考资料:

1、辛弃疾.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08



※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的意思解释、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生文学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