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聂树楷
堂披绛帐。喜蟠桃正熟,萱花呈笑。犹记去秋开寿宇,亲制石麟文褓。
点颌时呼,含饴频弄,玉雪投怀抱。斑衣队里,宁馨添作欢闹。
漫说听鼓应官,元方未返,正唱江南好。留个白眉依膝下,大有少游风调。
更喜女媭,杭来一苇,触兕称难老。明年此日,待看菊酝重嚼。
清代:
郑用锡
频年药石觅参苓,瘦骨谁怜镜里形。却幸归田汝无恙,眼看儿子擢明经。
唐代:
常衮
风候已应同岭北,云山仍喜似终南。
(《题漳浦驿》。《方舆胜览》)
宋代:
李之仪
触涂是碍。一任浮沈何必改。有个人人。自说居尘不染尘。谩夸千手。千物执持都是有。气候融怡。还取青天白日时。
清代:
李符
望沧浪、翠痕凉浸,丝丝似结连理。并刀剪煮凝脂滑,载酒有人同醉。
成底事。笑不为浮名,也误投竿计。冷枫十里。想渔市千家,红盐糁碧,羹熟饭云子。
歌桡动,长在白蘋开际。筠笼争涉烟水。旧游更忆西泠路,三月青青如此。
论俊味。又何待、香鲈亭畔秋风起。年来正拟。驾小小沙棠,两乡泛宅,日采镜奁里。
清代:
弘历
玉带桥边耕织图,织云耕雨肖东吴。每过便尔留清问,为较寻常景趣殊。
唐代:
刘禹锡
厩马翩翩禁外逢,星槎上汉杳难从。
定知欲报淮南诏,促召王褒入九重。
明代:
吴宽
篮舆朝出看山初,懒学陶潜去荷锄。新法不行谁执拗,旧书无用是潜虚。
俗人自诧才名盛,老态终嫌礼法疏。三月柴门无客到,日高闲把白头梳。
近现代:
卢青山
细嚼苍山吐作诗,年年消尽少年时。少年有尽山无尽,更乞苍山护此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