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和


翁同和的作品

自嘲

清代翁同和

松禅先生真贱儒,半生出入承明庐。黄金横带紫绶纡,谓非干禄谁欺乎。

忽然被放归里闾,所在编管如囚拘。家无薄田输官租,又无一椽安厥居。

鸡栖斗室常沮洳,革履滑涟衣被濡。蚊虻虮虱蝇蚁蛆,扑缘竟夕肱不舒。

今年大水起两湖,豫章宣歙连杭衢。浸淫漾衍来吾虞,吾虞北江南具区。

形势污下釜底如,况挟盲风怪雨俱。田荒屋破民其鱼,先生虽贫乐有馀。

案有笔研架有书,奈何祇知谋一躯。皇天鉴物无私储,汝箧名碑好画图。

兼有古籍施注苏,胡不以之易贝珠。亦足数辈尪赢扶,坐视戚戚何其愚,嗟哉先生真贱儒。

浣溪沙 谢家桥小泊待潮

清代翁同和

错认秦淮夜顶潮,牵船辛苦且停桡,水花风柳谢家桥。

病骨不禁春后冷,愁怀难向酒杯消,却怜燕子未归巢。

沈石天花药盦和尚属题 其二

清代翁同和

劫火回风佛护持,时时开看慰輖饥。如何一掬寒酸泪,竟似河梁古别离。

沈石天花药盦和尚属题 其三

清代翁同和

徐公铁笔写梅花,遗迹多留浙水涯。此画曾陪诗县令,故应供养梵王家。

白玉本十三行为杨献叔题 其二

清代翁同和

湖上平章亦可怜,建储送款巧周旋。至今一片西泠石,赚尽书生十万钱。

白玉本十三行为杨献叔题 其一

清代翁同和

杂遝群仙事有无,神光离合太模糊。陈思亦喜幽并客,未肯低头受玉符。

白玉本十三行为杨献叔题 其三

清代翁同和

碧玉清刚白玉肥,较量波拂到纤微。近人别具谈碑口,顿觉承平老辈稀。

辛丑八月旧庖丁雍姓携南皮相南小画四帧索题口占应之 其一

清代翁同和

鹿床归卧好湖山,忽蹑长虹去不还。看取弱毫挥涩纸,淋漓生气满尘寰。

辛丑八月旧庖丁雍姓携南皮相南小画四帧索题口占应之 其二

清代翁同和

相君垂老意侵寻,见猎依然喜不禁。犹忆殿廊同夜直,竟裁疏槁写寒林。

从梅里至许浦口口号四首选一

清代翁同和

北去溪流曲似之,长桥活板最相宜。潮来潮去浑无定,客与舟人两不知。


诗人简介

(1830—1904)清江苏常熟人,字叔平,晚号瓶庵居士,又号松禅。翁心存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同光两朝皆为帝师。历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刑、工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中日战争时,与李鸿藻主战。和议起,力争改约稿。戊戌间以赞助新政罢官革职,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卒于家。宣统元年复原官。工书法,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


※ "翁同和"的意思解释、翁同和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生文学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