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

汪中的作品
江上
江上愁心送客时,秋风袅袅动相思。武昌无限新栽柳,偏向章台折一枝。
依然被底有馀温,尚恐轻寒易中人。最是梦回呼不应,昏镫落月共栖神。
花开金谷几经春,一曲清歌委路尘。到底绿珠同日死,季伦才是有情人。
题机声镫影图
偏露遭天罚,饥寒仰母慈。自经风木痛,长废蓼莪诗。
严漏知冬尽,残舂迫岁荒。米盐来日计,镫下几回肠。
织成看满幅,诵久听终篇。未觉寒宵永,悠悠十五年。
夜长资火力,天晓惜膏残。比似吾亲苦,煎熬渐欲乾。
裁到胜衣日,长为负米游。已知贫贱累,仍作别离愁。
日短何由爱,云飞且自望。百年将母计,气尽是空囊。
寡鹄应悲早,衔鱼忽就枯。可怜八九子,不及城上乌。
衣敝犹馀线,檠寒尚有膏。尽人由顾复,生我最劬劳。
空堂人独坐,微雨夜三更。静想童年事,凄凉似隔生。
几经白云渡,渡口水潺潺。亲年与流水,一往俱不还。
须眉今老大,儿女自团圞。惆怅前宵梦,依然膝下欢。
此情君不忘,在昔我曾经。历历伤心事,披图老泪零。
赠黄仲则六首 其四
鹿马无定形,白黑随转移。况此磊落人,心迹难自持。
高才世不容,孤立尚相疑。众中独见亲,谣诼固其宜。
素心苟不愧,人言亦何为。伤兹不肖身,波累并朋知。
劳生无百年,多难使人悲。
诗人简介
(1744—1794)江苏江都人,字容甫。幼孤贫,赖母授读。少长,游书肆,借阅经史百家书籍,过目成诵,遂为通人。乾隆四十二年拔贡生。以母老不赴朝考。文章以汉魏六朝为则,卓然为清代中叶大家。笃志经学,尤精《周官》、《左氏传》,兼治诸子。与同乡王念孙、刘台拱为友,服膺顾炎武,自许为私淑弟子。曾应湖广总督毕沅之聘,撰《黄鹤楼铭》等文,传诵一时。后至杭州文澜阁掌《四库全书》,旋卒。有《广陵通典》、《春秋后传》、《容甫先生遗诗》、《述学内外篇》。
人物生平
汪中,七岁丧父,家贫,无力求学,由寡母邹氏启蒙。十四岁入书店当学徒,才有博览经史百家书籍的机会,故扬州民间云“无书不读是汪中”。工骈文,27岁时作《哀盐船文》,为杭世骏所叹赏,评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以《射雁赋》应试,列扬州府第一名,补诸生。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乡试落第,遂不复应试,专心治学。汪中早年家贫,营养失调,又过于劳心劳力,以致于闻更鼓鸡犬声,心跳加速,夜不成寐。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举为拔贡生,历为太平知府沈业富、宁绍台道冯廷丞、安徽学政朱筠管书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在南京协助编纂《南巡盛典》。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应聘至镇江文宗阁检校《四库全书》,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扶病前往杭州文澜阁检校《四库全书》;是年冬,积劳成疾,卒于西湖葛岭园僧舍。汪中去世后,镇江、杭州两地都举行了祭祀汪中活动。四方文士聚而拜祭,阮元书题“述德诵芳”匾、李兆洛署“仰之弥高”额,这些活动,从一个侧面证实汪中对《四库全书》的贡献得到世人的承认和赞扬,其事迹影响着后来人,名儒杭世骏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郑虎文、朱筠等名儒称汪为奇才,被誉为“天地间有数之奇文”。※ "汪中"的意思解释、汪中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生文学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