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当世


范当世的作品

故城寄示同里诸子 其二

清代范当世

大淮以北气萧条,泰岱之间复寂寥。见说潇湘亦枯竭,江流齐赴海门潮。

题竹庵画 其一

清代范当世

望海楼头旧酒缘,眼中衲子态翩翩。竹林一片虚窗月,袖入西山證画禅。

题竹庵画 其二

清代范当世

未有雄谈对文畅,聊将心迹语高闲。江流绕遍黄泥麓,万石崎嵚无片顽。

题竹庵画 其三

清代范当世

名山无分十年留,检点征衫待远游。大好烟峦今付汝,他时猿鹤未应羞。

题小块画

清代范当世

芥舟诗派蕉庵画,再世传镫一律明。莫便纵横谈五岳,狼山小块要知名。

江心晚泊

清代范当世

江北江南路总非,江心一蝶背人飞。空波不长浮萍草,夜色苍茫何处归。

湖北通志局闻妻丧于时方修列女志稍整齐而后行悲哭之馀犹翻故纸停笔写哀遂成四绝 其一

清代范当世

耗至惊看吾父笔,行行老泪写哀词。如何薄命无妻日,正是过门不入时。

湖北通志局闻妻丧于时方修列女志稍整齐而后行悲哭之馀犹翻故纸停笔写哀遂成四绝 其二

清代范当世

一病新从九死还,分明绐我去乡关。平生已种无边恨,此恨绵绵况可删。

湖北通志局闻妻丧于时方修列女志稍整齐而后行悲哭之馀犹翻故纸停笔写哀遂成四绝 其三

清代范当世

入棺闻说彩衣鲜,费尽亲心总枉然。十载宵晨有饥饱,不曾销我卖文钱。

湖北通志局闻妻丧于时方修列女志稍整齐而后行悲哭之馀犹翻故纸停笔写哀遂成四绝 其四

清代范当世

迢迢江汉泪滂沱,秉烛修书且奈何。读罢五千嫠妇传,可知男子负心多。


诗人简介

范当世(1854~1905))字无错,号肯堂,因排行居一,号伯子。原名铸,字铜士。江苏通州(今南通市)人。清末文学家、诗文名家、桐城派后期作家,也是南通市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光绪时入李鸿章幕府,常相与谈论政事,自负甚高,而终身坎坷。诗多沉郁苍凉之作,著有《范伯子诗文集》。2008年4月16日,“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开馆。


主要成就

  范当世关心国事,思想亦较开通,“颇主用泰西新学以强国阜民”(马其昶《范伯子文集序》)。所作诗篇,颇有反映现实、揭露时弊之作,晚年曾自称:“万语纵横惟己在,十年亲切为时嗟。”(《戏题白香山诗集》)“细思我与国何干,惨痛能来切肺肝。”(《夜读遗山诸作复自检省乱来所为诗百余首至涕不可收愤慨书此》)《光绪三十年中秋月》一诗,寄托遥深,刺及慈禧,广为时人传诵。然其诗见重于当时,主要在于功力深厚,兼有苏轼、黄庭坚之长,曾自言其诗“出手类苏黄”(《与俞恪士书》)。

  范当世擅长对联,被时人称誉为“联界之虎”。又因娶桐城古文家姚莹女孙为妻,又与吴汝纶游,故深受桐城派影响。同光体江西派首领散原老人赞叹曰:“苏黄而下,无此奇矣,”说:“吾生恨晚生前岁,不与苏黄数子游。得有斯人力复古,公然高咏气横秋。”可谓倾倒备至。吴汝纶先生认为:“当今文学无出肯堂右者”(《与姚叔节》)。即使是对同光体十分不满的诗界革命晚期巨子金天羽,也不得不承认范当世“贫穷老瘦,涕泪中皆天地名物”(《答苏戡先生书》),并把他和诗人江湜并举:“大江南北,二子盖豪杰之士也”(《答苏戡先生书》)。汪国垣《光宣诗坛点将录》以马军五虎上将之一“天猛星霹雳火秦明”属之,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则以“天雄星豹子头林冲”属之。

  范当世兼长古文,宗尚桐城派,但是“苟意有所动,便放胆为之”,不“矫揉造作,以求波峭”(《与蔡燕生论文第一书》)。故其行文不尚矜炼,以情致胜。陈三立谓其文“敛肆不一体,往往杂瑰异之气”(《范伯子文集序》),遂不甚为桐城派古文家所重,文名不逮诗名。

  著有《范伯子诗集》19卷,文集 12卷。藏于家30年,始排日刊载于《通州日报》。诗集先有排印本。稍后,弟子徐昂集其诗文,刊刻大本《范伯子先生全集》,附有其续妻姚倚云作《蕴素轩诗稿》。



※ "范当世"的意思解释、范当世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生文学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