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元

送史才叟迁上饶吏,代冯元赠

元代杨维桢

一门三相两封王。

见说郎,美文章。

收拾长才青眼是黄堂。

柏府槐厅朝暮直披玉雪倚冰霜。

灵山怀玉郁苍苍。

古城隍,带仙房。

瑶草紫芝陏处发天香。

尽道如今千外好■■■■■■■■■■■金缕唱,锦帆张。

冯元用九日约白云寺登高以追昔年都城望津之会偶以事不往蒙示长篇次韵

宋代陈渊

与君都城别,星霜屡变易。每怀望津游,怅然如有失。

此生羁旅中,岁序惊心魄。还家几何时,自愧不煖席。

建溪古渡头,短棹凌虚碧。掀篷忽见君,恍若梦中得。

相携定舍馆,石径走迂直。危亭至如归,坐午及昏黑。

黄花笑东篱,未许蓬蒿没。咫尺白云楼,坐阻造毫逸。

人生正似兹,有志谁能必。当时连鳌手,至今犹挟策。

高才真楚璞,末技同齐瑟。无心效骞腾,自分投闲僻。

望津傥同登,意气那复昔。

宫花溪道中作

明代冯元基

山北山南路正长,东风吹送野花香。数声啼鸟知春雨,一路归人背夕阳。

溪水长年流不尽,岭云终日变无常。身逢胜迹应难遍,游思萧条转易伤。

海珠寺 其一

明代冯元基

长歌游宝地,延步爱清晨。烟气笼青阁,晴光转绿蘋。

城边楼枕海,竹外鸟窥人。古殿焚香外,白云心所亲。

海珠寺 其二

明代冯元基

野寺江天阔,萧疏台殿凉。青林依石塔,危槛等飞樯。

暝色生寒树,滩声聒夕阳。看心兼送目,都使俗情忘。

增江道中

明代冯元基

芳草碧凄凄,斜阳向客低。竹光摇古道,树色绕长溪。

酒每村中醉,诗多骡背题。离家虽未久,又听子规啼。

乡旋留别区吉先朱昌藩

明代冯元基

归心虽已切,未忍即离群。不觉三春暮,相将歧路分。

花间馀落日,竹外隐行云。却惜莺声好,明朝空独闻。

冯元成第观牡丹

明代董其昌

名园占领艳阳多,未以沉冥废啸歌。坐竹兴仍修褉后,看花愁奈送春何。

窗前散绮摇书带,台畔凝香乱钵罗。莫向花丛问姚魏,年来蝶梦不曾过。

浮萍诗

南北朝冯元兴

有草生碧池,无根绿水上。脆弱恶风波,危微苦惊浪。

临平舟中

清代冯元锡

一带莎堤叠石斜,傍峰临水有人家。旧圈屋壁多编竹,新辟山田为种茶。

岸阔轻帆同鸟疾,林深高寺有云遮。扁舟领略汀洲趣,间看晴蜒集藕花。

赠冯元甫

明代王彦泓

浊醑倾罢奈愁何,客有冯驩慰放歌。伏枥志偿燕市价,困鲸羞借楚江波。

更薪灭灶鸿应少,集菀辞枯鸟更多。肝胆只君堪付托,为抽心铁一横磨。

以扇求冯元礼觐画山水

宋代晁说之

高人能画山中趣,凉吹晓从天际来。

移尽此情纨扇上,人间何处有尘埃。

代冯元礼次韵送画山水扇与张次应

宋代晁说之

五日十日岂为工,万壑千岩自绝踪。

在握已能霄汉上,更须群玉占前峰。

代冯元礼次韵辞张次应画山水扇

宋代晁说之

女鸾宝扇漫称工,谁识岚漪缥香踪。何事晚来慵落笔,为嗔不说妙高峰。

送僧归护国寺

宋代冯元

南宗开士共推贤,语默忘机合自然。

上国经游云出岫,故山归去鹤冲天。

舣舟却指灵溪岸,烹茗还资瀑布泉。

宴坐草堂诸念息,只应馀习在诗篇。

读贺太保及三昧和尚述水神冯元帅显迹受戒文二首 其二

明代王应斗

宿领司涛职,今参戒杀因。千年歆血食,一日断腥尘。

说法依三昧,流风仰百神。可知仙佛路,清净即为真。

读贺太保及三昧和尚述水神冯元帅显迹受戒文二首

明代王应斗

昔闻金马祀,今见水龙居。庙显神人迹,僧藏相国书。

大都臣水伯,不使乱江鱼。天地一灵物,畴能付子虚。

海棠花放简冯元咨二首

宋代苏泂

坡仙不作黄州去,更把嫣红向阿谁。

后夜秦庄照华烛,几时冯圃折高枝。

雨中海棠花放简冯元咨

宋代苏泂

天涯万里春风晚,曾上西楼看此花。

今日东南无处觅,矮筇来问蜀人家。

意林购得先非堂侍御与冯元陵太史手札一卷见赠赋谢

清代全祖望

先人风格如同甫,结契元陵拟稼轩。长吉诗篇多劫火,子云茟札亦清言。

废兴枨触恨千古,聚散魂消书十翻。多谢小山施墨妙,衰门宠荷百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