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贤
信陵君窃符救赵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报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语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辨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故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公子遂行。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栏矢为公子先引。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
送卢五方春分教端州
柳南矫矫蛟龙骞,古诗古文高入天。奉试词场三十年,柳度夜夜魁星躔。
集英殿下听胪传,唱在第十众所冤。天岂恨汝月蚀篇,罚使独吟瘴海边。
中州近年栽木绵,春寒秋热气已偏。我心忧国身甚便,编排失手安足言。
敌窥淮汉蹂两川,君相不得高枕眠。古人度岭悲南迁,今人度岭如登仙。
端溪溪阔山无烟,长腰米白鲫鲩鲜。山媪采蕉蜑采蠙,羽檄不警徭赋蠲。
党碑诸贤昔往还,人士尽识洛水源。广文下马春风前,升堂讲书鼓鼘鼘。
远方朋来笈在肩,再拜愿预弟子贤。中庸大学玄又玄,商盘周诰非雕镌。
灯花两檐陈俎笾,一一口说手注篇。霜毫之笔云涛笺,墨香瓦滑不受研。
下岩古坑石柿填,千夫秉炬入戽泉。镵出一片紫玉砖,色如马肝鹆眼圆。
得之酬直不论钱,乍是对客寒无毡。
咏怀八十二首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
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
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
春秋非有托,富贵焉常保。
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
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
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
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
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
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驱马复来归,反顾望三河。
黄金百镒尽,资用常苦多。
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
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
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
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
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炎暑惟兹夏,三旬将欲移。
芳树垂绿叶,青云自逶迤。
四时更代谢,日月递参差。
徘徊空堂上,忉怛莫我知。
愿覩卒欢好,不见悲别离。
灼灼西隤日,余光照我衣。
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
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
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
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
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
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
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
良辰在何许,凝霜沾衣襟。
寒风振山冈,玄云起重阴。
鸣鴈飞南征,鶗鴂发哀音。
素质游商声,凄怆伤我心。
北里多奇舞,濮上有微音。
轻薄闲游子,俯仰乍浮沉。
方式从狭路,僶俛趋荒淫。
焉见王子乔,乘云翔邓林。
独有延年术,可以慰我心。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
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
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流盻发姿媚,言笑吐芬芳。
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衣裳。
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
丹青着明誓,永世不相忘。
登高临四野,北望青山阿。
松柏翳冈岑,飞鸟鸣相过。
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
李公悲东门,苏子狭三河。
求仁自得仁,岂复叹咨嗟。
开秋兆凉气,蟋蟀鸣床帷。
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
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
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
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
乃悟羡门子,噭噭令自嗤。
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
绿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
走兽交横驰,飞鸟相随翔。
是时鹑火中,日月正相望。
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
覊旅无俦匹,俛仰怀哀伤。
小人计其功,君子道其常。
岂惜终憔悴,咏言着斯章。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
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
朝为咸池晖,蒙汜受其荣。
岂知穷达士,一死不再生。
视彼桃李花,谁能久荧荧。
君子在何计,叹息未合幷。
瞻仰景山松,可以慰吾情。
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
被服纤罗衣,左右佩双璜。
修容耀姿美,顺风振微芳。
登高眺所思,举袂当朝阳。
寄颜云霄闲,挥袖凌虚翔。
飘飖恍惚中,流眄顾我傍。
悦怿未交接,晤言用感伤。
杨朱泣歧路,墨子悲染丝。
揖让长离别,飘飖难与期。
岂徒燕婉情,存亡诚有之。
萧索人所悲,祸衅不可辞。
赵女媚中山,谦柔愈见欺。
嗟嗟涂上士,何用自保持。
于心怀寸阴,羲阳将欲冥。
挥袂抚长剑,仰观浮云征。
云间有玄鹤,抗志扬哀声。
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
岂与鹑鷃游,连翩戏中庭。
夏后乘灵舆,夸父为邓林。
存亡从变化,日月有浮沉。
凤皇鸣参差,伶伦发其音。
王子好箫管,世世相追寻。
谁言不可见,青鸟明我心。
东南有射山,汾水出其阳。
六龙服气舆,云盖切天纲。
仙者四五人,逍遥晏兰房。
寝息一纯和,呼噏成露霜。
沐浴丹渊中,照耀日月光。
岂安通灵台,游瀁去高翔。
殷忧令志结,怵惕常若惊。
逍遥未终晏,朱华忽西倾。
蟋蟀在户牖,蟪蛄号中庭。
心肠未相好,谁云亮我情。
愿为云间鸟,千里一哀鸣。
三芝延瀛洲,远游可长生。
拔剑临白刃,安能相中伤。
但畏工言字,称我三江旁。
飞泉流玉山,悬车栖扶桑。
日月径千里,素风发微霜。
势路有穷达,咨嗟安可长。
朝登洪坡颠,日夕望西山。
荆棘被原野,羣鸟飞翩翩。
鸾鹥时栖宿,性命有自然。
建木谁能近,射干复婵娟。
不见林中葛,延蔓相勾连。
周郑天下交,街术当三河。
妖冶闲都子,焕耀何芬葩。
玄发发朱颜,睇眄有光华。
倾城思一顾,遗视来相夸。
愿为三春游,朝阳忽蹉跎。
盛衰在须臾,离别将如何。
若花耀四海,扶桑翳瀛洲。
日月经天涂,明暗不相雠。
穷达自有常,得失又何求。
岂效路上童,携手共遨游。
阴阳有变化,谁云沉不浮。
朱鳖跃飞泉,夜飞过吴洲。
俛仰运天地,再抚四海流。
系累名利场,驽骏同一辀。
岂若遗耳目,升遐去殷忧。
昔余游大梁,登于黄华颠。
共工宅玄冥,高台造青天。
幽荒邈悠悠,凄怆怀所怜。
所怜者谁子,明察自照妍。
应龙沈冀州,妖女不得眠。
肆侈陵世俗,岂云永厥年。
驱车出门去,意欲远征行。
征行安所如,背弃夸与名。
夸名不在己,但愿适中情。
单帷蔽皎日,高树隔微声。
谗邪使交疏,浮云令昼冥。
嬿婉同衣裳,一顾倾人城。
从容在一时,繁华不再荣。
晨朝奄复暮,不见所欢形。
黄鸟东南飞,寄言谢友生。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壹。
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
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
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
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
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
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
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
一日复一朝,一昏复一晨。
容色改平常,精神自飘沦。
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
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
愿耕东皋阳,谁与守其真。
愁苦在一时,高行伤微身。
曲直何所为,龙蛇为我邻。
世务何缤纷,人道苦不遑。
壮年以时逝,朝露待太阳。
愿揽羲和辔,白日不移光。
天阶路殊绝,云汉邈无梁。
濯发旸谷滨,远游昆岳傍。
登彼列仙岨,采此秋兰芳。
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
谁言万事囏,逍遥可终生。
临堂翳华树,悠悠念无形。
彷徨思亲友,倐忽复至冥。
寄言东飞鸟,可用慰我情。
嘉时在今辰,零雨洒尘埃。
临路望所思,日夕复不来。
人情有感慨,荡漾焉能排。
挥涕怀哀伤,辛酸谁语哉。
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
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
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
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
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
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混元生两仪,四象运衡玑。
曒日布炎精,素月垂景辉。
晷度有昭回,哀哉人命微。
飘若风尘逝,忽若庆云晞。
修龄适余愿,光宠非己威。
安期步天路,松子与世违。
焉得凌霄翼,飘飖登云湄。
嗟哉尼父志,何为居九夷。
天网弥四野,六翮掩不舒。
随波纷纶客,泛泛若浮凫。
生命无期度,朝夕有不虞。
列仙停修龄,养志在冲虚。
飘飖云日间,邈与世路殊。
荣名非己宝,声色焉足娱。
采药无旋返,神仙志不符。
逼此良可惑,令我久踌躇。
王业须良辅,建功俟英雄。
元凯康哉美,多士颂声隆。
阴阳有舛错,日月不当融。
天时有否泰,人事多盈冲。
园绮遯南岳,伯阳隐西戎。
保身念道真,宠耀焉足崇。
人谁不善始,尠能克厥终。
休哉上世士,万载垂清风。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俦物终始殊,修短各异方。
琅玕生高山,芝英耀朱堂。
荧荧桃李花,成蹊将夭伤。
焉敢希千术,三春表微光。
自非凌风树,憔悴乌有常。
幽兰不可佩,朱草为谁荣。
修竹隐山阴,射干临增城。
葛藟延幽谷,绵绵瓜瓞生。
乐极消灵神,哀深伤人情。
竟知忧无益,岂若归太清。
鷽鸠飞桑榆,海鸟运天池。
岂不识宏大,羽翼不相宜。
招摇安可翔,不若栖树枝。
下集蓬艾间,上游园圃篱。
但尔亦自足,用子为追随。
生命辰安在,忧戚涕沾襟。
高鸟翔山冈,燕雀栖下林。
青云蔽前庭,素琴凄我心。
崇山有鸣鹤,岂可相追寻。
鸣鸠嬉庭树,焦明游浮云。
焉见孤翔鸟,翩翩无匹羣。
死生自然理,消散何缤纷。
步游三衢旁,惆怅念所思。
岂为今朝见,恍惚诚有之。
泽中生乔松,万世未可期。
高鸟摩天飞,凌云共游嬉。
岂有孤行士,垂涕悲故时。
清露为凝霜,华草成蒿莱。
谁云君子贤,明达安可能。
乘云招松乔,呼噏永矣哉。
丹心失恩泽,重德丧所宜。
善言焉可长,慈惠未易施。
不见南飞燕,羽翼正差池。
高子怨新诗,三闾悼乖离。
何为混沌氏,倐忽体貌隳。
十日出旸谷,弭节驰万里。
经天耀四海,倐忽潜蒙泛。
谁言焱炎久,游没何行俟。
逝者岂长生,亦去荆与杞。
千岁犹崇朝,一餐聊自已。
是非得失间,焉足相讥理。
计利知术穷,哀情遽能止。
自然有成理,生死道无常。
智巧万端出,大要不易方。
如何夸毘子,作色怀骄肠。
乘轩驱良马,凭几向膏粱。
被服纤罗衣,深榭设闲房。
不见日夕华,翩翩飞路旁。
夸谈快愤懑,情慵发烦心。
西北登不周,东南望邓林。
旷野弥九州,崇山抗高岑。
一餐度万世,千岁再浮沈。
谁云玉石同,泪下不可禁
人言愿延年,延年欲焉之。
黄鹄呼子安,千秋未可期。
独坐山嵓中,恻怆怀所思。
王子一何好,猗靡相携持。
悦怿犹今辰,计校在一时。
置此明朝事,日夕将见期
贵贱在天命,穷达自有时。
婉娈佞邪子,随利来相欺。
孤思损惠施,但为谗夫蚩。
鹡鸰鸣云中,载飞靡所期。
焉知倾侧士,一旦不可持。
惊风振四野,回云荫堂隅。
床帷为谁设,几杖为谁扶。
虽非明君子,岂闇桑与榆。
世有此聋聩,芒芒将焉如。
翩翩从风飞,悠悠去故居。
离麾玉山下,遗弃毁与誉。
危冠切浮云,长剑出天外。
细故何足虑,高度跨一世。
非子为我御,逍遥游荒裔。
顾谢西王母,吾将从此逝。
岂与蓬户士,弹琴诵言誓。
河上有丈人,纬萧弃明珠。
甘彼藜藿食,乐是蓬蒿庐。
岂效缤纷子,良马骋轻舆。
朝生衢路旁,夕瘗横术隅。
欢笑不终宴,俛仰复欷歔。
鉴兹二三者,愤懑从此舒。
儒者通六艺,立志不可干。
违礼不为动,非法不肯言。
渴饮清泉流,饥食幷一箪。
岁时无以祀,衣服常苦寒。
屣履咏南风,缊袍笑华轩。
信道守诗书,义不受一餐。
烈烈褒贬辞,老氏用长叹。
少年学击剑,妙伎过曲城。
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
挥剑临沙漠,饮马九野垧。
旗帜何翩翩,但闻金鼓鸣。
军旅令人悲,烈烈有哀情。
念我平常时,悔恨从此生。
平昼整衣冠,思见客与宾。
宾客者谁子,倐忽若飞尘。
裳衣佩云气,言语究灵神。
须臾相背弃,何时见斯人。
多虑令志散,寂寞使心忧。
翱翔观陂泽,抚剑登轻舟。
但愿长闲暇,后岁复来游。
朝出上东门,遥望首阳基。
松柏郁森沉,鹂黄相与嬉。
逍遥九曲间,徘徊欲何之。
念我平居时,郁然思妖姬。
王子十五年,游衍伊洛滨。
朱颜茂春华,辩慧怀清真。
焉见浮丘公,举手谢时人。
轻荡易恍惚,飘飖弃其身。
飞飞鸣且翔,挥翼且酸辛。
塞门不可出,海水焉可浮。
朱明不相见,奄昧独无侯。
持瓜思东陵,黄雀诚独羞。
失势在须臾,带剑上吾丘。
悼彼桑林子,涕下自交流。
假乘汧渭间,鞍马去行游。
洪生资制度,被服正有常。
尊卑设次序,事物齐纪纲。
容饰整颜色,磬折执圭璋。
堂上置玄酒,室中盛稻粱。
外厉贞素谈,户内灭芬芳。
放口从衷出,复说道义方。
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
北临干昧溪,西行游少任。
遥顾望天津,骀荡乐我心。
绮靡存亡门,一游不再寻。
傥遇晨风鸟,飞驾出南林。
漭瀁滛光中,忽忽肆荒淫。
休息晏清都,超世又谁禁。
人知结交易,交友诚独难。
险路多疑惑,明珠未可干。
彼求飨太牢,我欲幷一餐。
损益生怨毒,咄咄复何言。
有悲则有情,无悲亦无思。
茍非婴网罟,何必万里畿。
翔风拂重霄,庆云招所晞。
灰心寄枯宅,曷顾人间姿。
始得忘我难,焉知嘿自遗。
木槿荣丘墓,煌煌有光色。
白日颓林中,翩翩零路侧。
蟋蟀吟户牖,蟪蛄鸣荆棘。
蜉蝣玩三朝,采采修羽翼。
衣裳为谁施,俛仰自收拭。
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
修涂驰轩车,长川载轻舟。
性命岂自然,势路有所由。
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
亲昵怀反侧,骨肉还相雠。
更希毁珠玉,可用登遨游。
横术有奇士,黄骏服其箱。
朝起瀛洲野,日夕宿明光。
再抚四海外,羽翼自飞扬。
去置世上事,岂足愁我肠。
一去长离绝,千岁复相望。
猗欤上世士,恬淡志安贫。
季叶道陵迟,驰骛纷垢尘。
寗子岂不类,杨歌谁肯殉。
栖栖非我偶,徨徨非己伦。
咄嗟荣辱事,去来味道真。
道真信可娱,清洁存精神。
巢由抗高节,从此适河滨。
梁东有芳草,一朝再三荣。
色容艳姿美,光华耀倾城。
岂为明哲士,妖蛊谄媚生。
轻薄在一时,安知百世名。
路端便娟子,但恐日月倾。
焉见冥灵木,悠悠竟无形。
秋驾安可学,东野穷路旁。
纶深鱼渊潜,矰设鸟高翔。
泛泛乘轻舟,演漾靡所望。
吹嘘谁以益,江湖相捐忘。
都冶难为颜,修容是我常。
兹年在松乔,恍惚诚未央。
咄嗟行至老,僶俛常苦忧。
临川羡洪波,同始异支流。
百年何足言,但苦怨与雠。
雠怨者谁子,耳目还相羞。
声色为胡越,人情自逼遒。
招彼玄通士,去来归羡游。
昔有神仙士,乃处射山阿。
乘云御飞龙,嘘噏叽琼华。
可闻不可见,慷慨叹咨嗟。
自伤非俦类,愁苦来相加。
下学而上达,忽忽将如何。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出门望佳人,佳人岂在兹。
三山招松乔,万世谁与期。
存亡有长短,慷慨将焉知。
忽忽朝日隤,行行将何之。
不见季秋草,摧折在今时。
昔有神仙者,羡门及松乔。
噏习九阳间,升遐叽云霄。
人生乐长久,百年自言辽。
白日陨隅谷,一夕不再朝。
岂若遗世物,登明遂飘飖。
墓前荧荧者,木槿耀朱华。
荣好未终朝,连飚陨其葩。
岂若西山草,琅玕与丹禾。
垂影临增城,余光照九阿。
宁微少年子,日久难咨嗟。
咏怀八十二首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
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
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
春秋非有托,富贵焉常保。
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
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
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
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
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
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驱马复来归,反顾望三河。
黄金百镒尽,资用常苦多。
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
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
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
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
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炎暑惟兹夏,三旬将欲移。
芳树垂绿叶,青云自逶迤。
四时更代谢,日月递参差。
徘徊空堂上,忉怛莫我知。
愿覩卒欢好,不见悲别离。
灼灼西隤日,余光照我衣。
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
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
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
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
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
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
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
良辰在何许,凝霜沾衣襟。
寒风振山冈,玄云起重阴。
鸣鴈飞南征,鶗鴂发哀音。
素质游商声,凄怆伤我心。
北里多奇舞,濮上有微音。
轻薄闲游子,俯仰乍浮沉。
方式从狭路,僶俛趋荒淫。
焉见王子乔,乘云翔邓林。
独有延年术,可以慰我心。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
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
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流盻发姿媚,言笑吐芬芳。
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衣裳。
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
丹青着明誓,永世不相忘。
登高临四野,北望青山阿。
松柏翳冈岑,飞鸟鸣相过。
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
李公悲东门,苏子狭三河。
求仁自得仁,岂复叹咨嗟。
开秋兆凉气,蟋蟀鸣床帷。
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
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
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
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
乃悟羡门子,噭噭令自嗤。
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
绿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
走兽交横驰,飞鸟相随翔。
是时鹑火中,日月正相望。
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
覊旅无俦匹,俛仰怀哀伤。
小人计其功,君子道其常。
岂惜终憔悴,咏言着斯章。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
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
朝为咸池晖,蒙汜受其荣。
岂知穷达士,一死不再生。
视彼桃李花,谁能久荧荧。
君子在何计,叹息未合幷。
瞻仰景山松,可以慰吾情。
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
被服纤罗衣,左右佩双璜。
修容耀姿美,顺风振微芳。
登高眺所思,举袂当朝阳。
寄颜云霄闲,挥袖凌虚翔。
飘飖恍惚中,流眄顾我傍。
悦怿未交接,晤言用感伤。
杨朱泣歧路,墨子悲染丝。
揖让长离别,飘飖难与期。
岂徒燕婉情,存亡诚有之。
萧索人所悲,祸衅不可辞。
赵女媚中山,谦柔愈见欺。
嗟嗟涂上士,何用自保持。
于心怀寸阴,羲阳将欲冥。
挥袂抚长剑,仰观浮云征。
云间有玄鹤,抗志扬哀声。
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
岂与鹑鷃游,连翩戏中庭。
夏后乘灵舆,夸父为邓林。
存亡从变化,日月有浮沉。
凤皇鸣参差,伶伦发其音。
王子好箫管,世世相追寻。
谁言不可见,青鸟明我心。
东南有射山,汾水出其阳。
六龙服气舆,云盖切天纲。
仙者四五人,逍遥晏兰房。
寝息一纯和,呼噏成露霜。
沐浴丹渊中,照耀日月光。
岂安通灵台,游瀁去高翔。
殷忧令志结,怵惕常若惊。
逍遥未终晏,朱华忽西倾。
蟋蟀在户牖,蟪蛄号中庭。
心肠未相好,谁云亮我情。
愿为云间鸟,千里一哀鸣。
三芝延瀛洲,远游可长生。
拔剑临白刃,安能相中伤。
但畏工言字,称我三江旁。
飞泉流玉山,悬车栖扶桑。
日月径千里,素风发微霜。
势路有穷达,咨嗟安可长。
朝登洪坡颠,日夕望西山。
荆棘被原野,羣鸟飞翩翩。
鸾鹥时栖宿,性命有自然。
建木谁能近,射干复婵娟。
不见林中葛,延蔓相勾连。
周郑天下交,街术当三河。
妖冶闲都子,焕耀何芬葩。
玄发发朱颜,睇眄有光华。
倾城思一顾,遗视来相夸。
愿为三春游,朝阳忽蹉跎。
盛衰在须臾,离别将如何。
若花耀四海,扶桑翳瀛洲。
日月经天涂,明暗不相雠。
穷达自有常,得失又何求。
岂效路上童,携手共遨游。
阴阳有变化,谁云沉不浮。
朱鳖跃飞泉,夜飞过吴洲。
俛仰运天地,再抚四海流。
系累名利场,驽骏同一辀。
岂若遗耳目,升遐去殷忧。
昔余游大梁,登于黄华颠。
共工宅玄冥,高台造青天。
幽荒邈悠悠,凄怆怀所怜。
所怜者谁子,明察自照妍。
应龙沈冀州,妖女不得眠。
肆侈陵世俗,岂云永厥年。
驱车出门去,意欲远征行。
征行安所如,背弃夸与名。
夸名不在己,但愿适中情。
单帷蔽皎日,高树隔微声。
谗邪使交疏,浮云令昼冥。
嬿婉同衣裳,一顾倾人城。
从容在一时,繁华不再荣。
晨朝奄复暮,不见所欢形。
黄鸟东南飞,寄言谢友生。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壹。
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
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
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
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
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
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
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
一日复一朝,一昏复一晨。
容色改平常,精神自飘沦。
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
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
愿耕东皋阳,谁与守其真。
愁苦在一时,高行伤微身。
曲直何所为,龙蛇为我邻。
世务何缤纷,人道苦不遑。
壮年以时逝,朝露待太阳。
愿揽羲和辔,白日不移光。
天阶路殊绝,云汉邈无梁。
濯发旸谷滨,远游昆岳傍。
登彼列仙岨,采此秋兰芳。
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
谁言万事囏,逍遥可终生。
临堂翳华树,悠悠念无形。
彷徨思亲友,倐忽复至冥。
寄言东飞鸟,可用慰我情。
嘉时在今辰,零雨洒尘埃。
临路望所思,日夕复不来。
人情有感慨,荡漾焉能排。
挥涕怀哀伤,辛酸谁语哉。
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
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
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
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
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
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混元生两仪,四象运衡玑。
曒日布炎精,素月垂景辉。
晷度有昭回,哀哉人命微。
飘若风尘逝,忽若庆云晞。
修龄适余愿,光宠非己威。
安期步天路,松子与世违。
焉得凌霄翼,飘飖登云湄。
嗟哉尼父志,何为居九夷。
天网弥四野,六翮掩不舒。
随波纷纶客,泛泛若浮凫。
生命无期度,朝夕有不虞。
列仙停修龄,养志在冲虚。
飘飖云日间,邈与世路殊。
荣名非己宝,声色焉足娱。
采药无旋返,神仙志不符。
逼此良可惑,令我久踌躇。
王业须良辅,建功俟英雄。
元凯康哉美,多士颂声隆。
阴阳有舛错,日月不当融。
天时有否泰,人事多盈冲。
园绮遯南岳,伯阳隐西戎。
保身念道真,宠耀焉足崇。
人谁不善始,尠能克厥终。
休哉上世士,万载垂清风。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俦物终始殊,修短各异方。
琅玕生高山,芝英耀朱堂。
荧荧桃李花,成蹊将夭伤。
焉敢希千术,三春表微光。
自非凌风树,憔悴乌有常。
幽兰不可佩,朱草为谁荣。
修竹隐山阴,射干临增城。
葛藟延幽谷,绵绵瓜瓞生。
乐极消灵神,哀深伤人情。
竟知忧无益,岂若归太清。
鷽鸠飞桑榆,海鸟运天池。
岂不识宏大,羽翼不相宜。
招摇安可翔,不若栖树枝。
下集蓬艾间,上游园圃篱。
但尔亦自足,用子为追随。
生命辰安在,忧戚涕沾襟。
高鸟翔山冈,燕雀栖下林。
青云蔽前庭,素琴凄我心。
崇山有鸣鹤,岂可相追寻。
鸣鸠嬉庭树,焦明游浮云。
焉见孤翔鸟,翩翩无匹羣。
死生自然理,消散何缤纷。
步游三衢旁,惆怅念所思。
岂为今朝见,恍惚诚有之。
泽中生乔松,万世未可期。
高鸟摩天飞,凌云共游嬉。
岂有孤行士,垂涕悲故时。
清露为凝霜,华草成蒿莱。
谁云君子贤,明达安可能。
乘云招松乔,呼噏永矣哉。
丹心失恩泽,重德丧所宜。
善言焉可长,慈惠未易施。
不见南飞燕,羽翼正差池。
高子怨新诗,三闾悼乖离。
何为混沌氏,倐忽体貌隳。
十日出旸谷,弭节驰万里。
经天耀四海,倐忽潜蒙泛。
谁言焱炎久,游没何行俟。
逝者岂长生,亦去荆与杞。
千岁犹崇朝,一餐聊自已。
是非得失间,焉足相讥理。
计利知术穷,哀情遽能止。
自然有成理,生死道无常。
智巧万端出,大要不易方。
如何夸毘子,作色怀骄肠。
乘轩驱良马,凭几向膏粱。
被服纤罗衣,深榭设闲房。
不见日夕华,翩翩飞路旁。
夸谈快愤懑,情慵发烦心。
西北登不周,东南望邓林。
旷野弥九州,崇山抗高岑。
一餐度万世,千岁再浮沈。
谁云玉石同,泪下不可禁
人言愿延年,延年欲焉之。
黄鹄呼子安,千秋未可期。
独坐山嵓中,恻怆怀所思。
王子一何好,猗靡相携持。
悦怿犹今辰,计校在一时。
置此明朝事,日夕将见期
贵贱在天命,穷达自有时。
婉娈佞邪子,随利来相欺。
孤思损惠施,但为谗夫蚩。
鹡鸰鸣云中,载飞靡所期。
焉知倾侧士,一旦不可持。
惊风振四野,回云荫堂隅。
床帷为谁设,几杖为谁扶。
虽非明君子,岂闇桑与榆。
世有此聋聩,芒芒将焉如。
翩翩从风飞,悠悠去故居。
离麾玉山下,遗弃毁与誉。
危冠切浮云,长剑出天外。
细故何足虑,高度跨一世。
非子为我御,逍遥游荒裔。
顾谢西王母,吾将从此逝。
岂与蓬户士,弹琴诵言誓。
河上有丈人,纬萧弃明珠。
甘彼藜藿食,乐是蓬蒿庐。
岂效缤纷子,良马骋轻舆。
朝生衢路旁,夕瘗横术隅。
欢笑不终宴,俛仰复欷歔。
鉴兹二三者,愤懑从此舒。
儒者通六艺,立志不可干。
违礼不为动,非法不肯言。
渴饮清泉流,饥食幷一箪。
岁时无以祀,衣服常苦寒。
屣履咏南风,缊袍笑华轩。
信道守诗书,义不受一餐。
烈烈褒贬辞,老氏用长叹。
少年学击剑,妙伎过曲城。
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
挥剑临沙漠,饮马九野垧。
旗帜何翩翩,但闻金鼓鸣。
军旅令人悲,烈烈有哀情。
念我平常时,悔恨从此生。
平昼整衣冠,思见客与宾。
宾客者谁子,倐忽若飞尘。
裳衣佩云气,言语究灵神。
须臾相背弃,何时见斯人。
多虑令志散,寂寞使心忧。
翱翔观陂泽,抚剑登轻舟。
但愿长闲暇,后岁复来游。
朝出上东门,遥望首阳基。
松柏郁森沉,鹂黄相与嬉。
逍遥九曲间,徘徊欲何之。
念我平居时,郁然思妖姬。
王子十五年,游衍伊洛滨。
朱颜茂春华,辩慧怀清真。
焉见浮丘公,举手谢时人。
轻荡易恍惚,飘飖弃其身。
飞飞鸣且翔,挥翼且酸辛。
塞门不可出,海水焉可浮。
朱明不相见,奄昧独无侯。
持瓜思东陵,黄雀诚独羞。
失势在须臾,带剑上吾丘。
悼彼桑林子,涕下自交流。
假乘汧渭间,鞍马去行游。
洪生资制度,被服正有常。
尊卑设次序,事物齐纪纲。
容饰整颜色,磬折执圭璋。
堂上置玄酒,室中盛稻粱。
外厉贞素谈,户内灭芬芳。
放口从衷出,复说道义方。
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
北临干昧溪,西行游少任。
遥顾望天津,骀荡乐我心。
绮靡存亡门,一游不再寻。
傥遇晨风鸟,飞驾出南林。
漭瀁滛光中,忽忽肆荒淫。
休息晏清都,超世又谁禁。
人知结交易,交友诚独难。
险路多疑惑,明珠未可干。
彼求飨太牢,我欲幷一餐。
损益生怨毒,咄咄复何言。
有悲则有情,无悲亦无思。
茍非婴网罟,何必万里畿。
翔风拂重霄,庆云招所晞。
灰心寄枯宅,曷顾人间姿。
始得忘我难,焉知嘿自遗。
木槿荣丘墓,煌煌有光色。
白日颓林中,翩翩零路侧。
蟋蟀吟户牖,蟪蛄鸣荆棘。
蜉蝣玩三朝,采采修羽翼。
衣裳为谁施,俛仰自收拭。
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
修涂驰轩车,长川载轻舟。
性命岂自然,势路有所由。
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
亲昵怀反侧,骨肉还相雠。
更希毁珠玉,可用登遨游。
横术有奇士,黄骏服其箱。
朝起瀛洲野,日夕宿明光。
再抚四海外,羽翼自飞扬。
去置世上事,岂足愁我肠。
一去长离绝,千岁复相望。
猗欤上世士,恬淡志安贫。
季叶道陵迟,驰骛纷垢尘。
寗子岂不类,杨歌谁肯殉。
栖栖非我偶,徨徨非己伦。
咄嗟荣辱事,去来味道真。
道真信可娱,清洁存精神。
巢由抗高节,从此适河滨。
梁东有芳草,一朝再三荣。
色容艳姿美,光华耀倾城。
岂为明哲士,妖蛊谄媚生。
轻薄在一时,安知百世名。
路端便娟子,但恐日月倾。
焉见冥灵木,悠悠竟无形。
秋驾安可学,东野穷路旁。
纶深鱼渊潜,矰设鸟高翔。
泛泛乘轻舟,演漾靡所望。
吹嘘谁以益,江湖相捐忘。
都冶难为颜,修容是我常。
兹年在松乔,恍惚诚未央。
咄嗟行至老,僶俛常苦忧。
临川羡洪波,同始异支流。
百年何足言,但苦怨与雠。
雠怨者谁子,耳目还相羞。
声色为胡越,人情自逼遒。
招彼玄通士,去来归羡游。
昔有神仙士,乃处射山阿。
乘云御飞龙,嘘噏叽琼华。
可闻不可见,慷慨叹咨嗟。
自伤非俦类,愁苦来相加。
下学而上达,忽忽将如何。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出门望佳人,佳人岂在兹。
三山招松乔,万世谁与期。
存亡有长短,慷慨将焉知。
忽忽朝日隤,行行将何之。
不见季秋草,摧折在今时。
昔有神仙者,羡门及松乔。
噏习九阳间,升遐叽云霄。
人生乐长久,百年自言辽。
白日陨隅谷,一夕不再朝。
岂若遗世物,登明遂飘飖。
墓前荧荧者,木槿耀朱华。
荣好未终朝,连飚陨其葩。
岂若西山草,琅玕与丹禾。
垂影临增城,余光照九阿。
宁微少年子,日久难咨嗟。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
何意上东门,胡雏更长啸。
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
太白昼经天,颓阳掩馀照。
王城皆荡覆,世路成奔峭。
四海望长安,颦眉寡西笑。
苍生疑落叶,白骨空相吊。
连兵似雪山,破敌谁能料?
我垂北溟翼,且学南山豹。
崔子贤主人,欢娱每相召。
胡床紫玉笛,却坐青云叫。
杨花满州城,置酒同临眺。
忽思剡溪去,水石远清妙。
雪尽天地明,风开湖山貌。
闷为洛生咏,醉发吴越调。
赤霞动金光,日足森海峤。
独散万古意,闲垂一溪钓。
猿近天上啼,人移月边棹。
无以墨绶苦,来求丹砂要。
华发长折腰,将贻陶公诮。
问说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敌,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破窑赋
版本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版本二
天地有常用,日月有常明,四时有常序,鬼神有常灵。天有宝,日月星辰。地有宝,五谷金银。家有宝,孝子贤孙。国有宝,正直忠良。合天道,则天府鉴临。合地道,则地府消愆。合人道,则民用和睦。三道既合,祸去福来。天地和,则万物生。地道和,则万物兴。父子和,而家有济。夫妇和,而义不分。
时势不可尽倚,贫穷不可尽欺,世事翻来覆去,须当周而复始。
余者,居洛阳之时,朝投僧寺,夜宿破窑。布衣不能遮其体,饘粥不能充其饥。上人嫌,下人憎,皆言余之贱也,余曰:非贱也,乃时也,运也,命也。余后登高及第,入中书,官至极品,位列三公,思衣则有绮罗千箱,思食则有百味珍馐,有挞百僚之杖,有斩佞臣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扶袂,廪有余粟,库有余财,人皆言余之贵也,余曰:非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蛟龙未遇,暂居云雾之间。君子失时,屈守小人之下。命运未通,被愚人之轻弃。时运未到,被小人之欺凌。初贫君子,自怨骨格风流。乍富小人,不脱俗人体态。生平结交惟结心,莫论富贵贫贱。深得千金,而不为贵,得人一语,而胜千金。吾皆悼追无恨人,富贵须当长保守,
苏秦未遇,归家时,父母憎,兄弟恶,嫂不下玑,妻不愿炊,然衣锦归故里,马壮人强,萤光彩布,兄弟含笑出户迎,妻嫂下阶倾己顾,苏秦本是旧苏秦,昔日何陈今何亲。自家骨肉尚如此,何况区区陌路人,抑犹未也。
文章冠世,孔子尚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曾钓于渭水。颜回命短,岂是凶暴之徒。盗柘年长,自非贤良之辈。帝尧天圣,却养不肖之男。瞽叟顽嚣,反生大孝之子。甘罗十二为宰相,买臣五十作公卿。晏婴身长五尺,封为齐国宰相。韩信力无缚鸡,立为汉朝贤臣,未遇之时,口无一日瓮飧,及至兴通,身受齐王将印,吓燕取赵,统百万雄兵,一旦时休,卒于阴人之毒手。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安邦之志,一世无遇。
上古圣贤,不掌阴阳之数。今日儒士,岂离否泰之中。腰金衣紫,都生贫贱之家。草履毛鞋,都是富豪之裔。有贫贱,而后有富贵。有小壮,而后有老衰。人能学积善,家有余庆。青春美女,反招愚独之夫。俊秀才郎,竟配丑貌之妇。五男二女,老来一身全无。万贯千金,死后离乡别井。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满腹文章,到老终身不第。或富贵,或贫贱,皆由命理注定。
若天不得时,则日月无光。地不得时,则草木不生。水不得时,则波浪不静。人不得时,则命运不通。若无根本八字,岂能为卿为相。一生皆由命,半点不由人。
蜈蚣多足,不及蛇灵。雄鸡有翼,飞不及鸦。马有千里之驰,非人不能自往。人有千般巧计,无运不能自达。
吾敬为此劝世文也。
破窑赋 / 寒窑赋 / 劝世章
版本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版本二
天地有常用,日月有常明,四时有常序,鬼神有常灵。天有宝,日月星辰。地有宝,五谷金银。家有宝,孝子贤孙。国有宝,正直忠良。合天道,则天府鉴临。合地道,则地府消愆。合人道,则民用和睦。三道既合,祸去福来。天地和,则万物生。地道和,则万物兴。父子和,而家有济。夫妇和,而义不分。
时势不可尽倚,贫穷不可尽欺,世事翻来覆去,须当周而复始。
余者,居洛阳之时,朝投僧寺,夜宿破窑。布衣不能遮其体,饘粥不能充其饥。上人嫌,下人憎,皆言余之贱也,余曰:非贱也,乃时也,运也,命也。余后登高及第,入中书,官至极品,位列三公,思衣则有绮罗千箱,思食则有百味珍馐,有挞百僚之杖,有斩佞臣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扶袂,廪有余粟,库有余财,人皆言余之贵也,余曰:非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蛟龙未遇,暂居云雾之间。君子失时,屈守小人之下。命运未通,被愚人之轻弃。时运未到,被小人之欺凌。初贫君子,自怨骨格风流。乍富小人,不脱俗人体态。生平结交惟结心,莫论富贵贫贱。深得千金,而不为贵,得人一语,而胜千金。吾皆悼追无恨人,富贵须当长保守,
苏秦未遇,归家时,父母憎,兄弟恶,嫂不下玑,妻不愿炊,然衣锦归故里,马壮人强,萤光彩布,兄弟含笑出户迎,妻嫂下阶倾己顾,苏秦本是旧苏秦,昔日何陈今何亲。自家骨肉尚如此,何况区区陌路人,抑犹未也。
文章冠世,孔子尚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曾钓于渭水。颜回命短,岂是凶暴之徒。盗柘年长,自非贤良之辈。帝尧天圣,却养不肖之男。瞽叟顽嚣,反生大孝之子。甘罗十二为宰相,买臣五十作公卿。晏婴身长五尺,封为齐国宰相。韩信力无缚鸡,立为汉朝贤臣,未遇之时,口无一日瓮飧,及至兴通,身受齐王将印,吓燕取赵,统百万雄兵,一旦时休,卒于阴人之毒手。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安邦之志,一世无遇。
上古圣贤,不掌阴阳之数。今日儒士,岂离否泰之中。腰金衣紫,都生贫贱之家。草履毛鞋,都是富豪之裔。有贫贱,而后有富贵。有小壮,而后有老衰。人能学积善,家有余庆。青春美女,反招愚独之夫。俊秀才郎,竟配丑貌之妇。五男二女,老来一身全无。万贯千金,死后离乡别井。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满腹文章,到老终身不第。或富贵,或贫贱,皆由命理注定。
若天不得时,则日月无光。地不得时,则草木不生。水不得时,则波浪不静。人不得时,则命运不通。若无根本八字,岂能为卿为相。一生皆由命,半点不由人。
蜈蚣多足,不及蛇灵。雄鸡有翼,飞不及鸦。马有千里之驰,非人不能自往。人有千般巧计,无运不能自达。
吾敬为此劝世文也。
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之。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馀年。
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复博如故。王恐,心不在博。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赵王猎耳,非为寇也。”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脩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巿,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巿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
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巿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巿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馀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公子遂行。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引。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客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赵王埽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自言罪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赵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公子竟留赵。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公子留赵。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其岁,魏安釐王亦薨。秦闻公子死,使蒙骜攻魏,拔二十城,初置东郡。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
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
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城之东门也。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
挽郑长史父母
萧田古文献,先后多名人。而翁钟瑞秀,琼姿迈风尘。
富而更好礼,乐善能周贫。优游泉石间,浑然葛天民。
惟刘乃厥配,四德备一身。勤俭资内治,甘旨同养亲。
岁时助禋祀,诚敬采蘩蘋。芳年三帙馀,鱼水情两真。
瑶琴忽中断,无复鸣阳春。鼓盆发长叹,闻者为悲辛。
诸郎复秀发,咸怀席上珍。白眉乃子初,观光充国宾。
历官鲁藩相,霜风殒灵椿。泣血既三祀,衣冠谒枫宸。
董贾素腾誉,复官相吾秦。子贤岂无自,严慈家教勤。
貤恩五花诰,指日来八闽。草木翳双冢,蔚然光宠新。
丰碑表潜德,万古宁沈沦。
蓦山溪 赠刘七翁
清心静坐,自是天加护。处处鬼神钦,复感仙贤救助。善星罗罩,黑部绝尸各,常快乐,永安闲,千载成遭遇。心香不断,丹恳重敷露。目下显嘉祥,贵子贤孙云聚。若还回首,别有好生涯,清养浩,静颐神,决得
过刘忠显公乡县作
疾风知劲草,世乱识忠臣。自古有此语,今代岂无人。
刘公生东南,节义迈等伦。时危出一死,以捍胡马尘。
遂令天下人,稍知吾道尊。至今生气在,凛凛凌层云。
我行崇安野,瞻望彼高坟。流泽既未远,有子贤而文。
会当广德业,早为建殊勋。此意苟不泯,楚人生伍员。
山城
山城雨雪繁,春气来不早。思君如和风,未见意已好。
时蒙枉车骑,笑语得倾倒。我能知子贤,子亦怜我老。
旧交半鬼录,在者迹已扫。慨然念平生,令人恶怀抱。
相从饱吃饭,此计或未保。东游有前约,预恐别草草。
岂无一言赠,妙句写默藁。出户仰高山,犹堪慰枯槁。
次韵范济美秋雨感怀
一别剑溪水,三换京尘秋。夜听空阶雨,岁月惊如流。
岂不念故国,水清山亦幽。蝼蚁有微情,未忍追浮丘。
平生老苍交,夫子贤其尤。穷经三十年,一字不见收。
赖有管城公,落纸无全牛。他时恐不免,速达吾所羞。
同杨遵道出京本欲作诗而吟咏久废恐取道襄阳吊古遗迹遵道有作不能多继也先以诗谢之
经年不作诗,意到无好语。强欲理短绠,颓井暗尘土。
夫子贤达流,奔逸不受圉。风流梦鳣后,清德逼而祖。
文章守家法,骚雅到前古。屈宋或交绥,曹刘真臭乳。
而我独何人,词格本寒苦。枯肠费搜搅,况复久不吐。
胡为谬见假,亦使郊继愈。无乃缘葭莩,遂与哙等伍。
此行过襄阳,倒指不旬数。庞公亦安之,孟子不可睹。
声名向千载,石刻馀羊杜。山川空形胜,耆旧一仰俯。
终当吊遗迹,尊酒酹江浒。恐君成感慨,严韵傥见侮。
作诗谢不能,亦以丐斤斧。
次韵赠刘晞扬
旱气彻坤舆,井水几欲沸。乡邦正嗷嗷,度日长于岁。
肯来款柴门,高义警衰替。时方游郡城,尘驾未及税。
逢迎阙主礼,走报乏候吏。空怜意频繁,宗契敦鲁卫。
久闻吾子贤,不耻鹑衣敝。大璞固已奇,或就资良器。
袖有泸溪诗,价敌千金字。霜馀秋日严,春到江山丽。
勤勤欲相勉,句句有深味。要当穷益坚,固岂患无位。
田园虽已空,甑堕从脱弃。立贤本无方,数路今不废。
方观群策用,坐使昆夷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