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浚

舟中

明代张家玉

西风瘦尽骨棱棱,衽甲犹能日饮冰。暗地残氛终北扫,经天朝旭正东升。

千秋笑我愚张浚,万古令人唾李陵。偶读程婴忠鉴录,几回孤愤泪沾膺。

奉送季清赴山东幕府

宋代程珌

黄云衔雪天模糊,有客飘然出上都。

青丝络马银兜鍪,红锦{革长}弓金仆姑。

剑光压匝照路隅,帕首百骑前诃呼。

不知客本山泽臞,今胡为者意气粗。

自言有将新孙吴,我欲与之同减明。

呜呼亡胡岂难且,病兵怯将自逃逋。

胡不观昔我艺祖造中区,以兵为国垂洪模。

河北河东义勇徒,二十四万鼓应枹。

中兴益振尺五符,世忠淮左聚熊貙,

刘锜淮西貔虎俱。上流岳飞弯天弧,

金陵张浚羆捕狐。单于台下虽宽诛,

采石山前已断颅。迩来残虏尚窥窬,

门内群寇更睢盱。胡乃朘剥及其肤,

岂止牛羊不求刍。我欲别幕飞于菟,

十万一屯淮之区。技闲器利整平居,

帜明鼓震蒐彼庐。精神所折虏如无,

而况山东群盗乎。五符傥缺听其虚,

十年且尽一赋租。斩然圻画勿牵渠,

他时混一更新图。伟哉玉帐得通儒,

君复碧油吐良谟,凌烟岂一貂蝉与。

咏史 其三

清代纪迈宜

晋宋皆南渡,葸苶气不振。持盖与行酒,千载有遗恨。

仇耻何能雪,纪纲嗟已紊。太阳同万物,臣节殊未顺。

遂令敦温徒,跋扈踞方镇。玉、谢盛江东,中原日凋困。

羯胡虐焰长,正始风流尽。徒都逮钱塘,宋又不如晋。

仇应不戴天,枕戈还剚刃。胡至遂称臣,包羞毋乃甚。

哀哉小朝廷,九宇沦左衽。岳、韩真名将,摧陷无坚阵。

忠义贯金石,智勇出悲愤。长城嗟自坏,湖山甘栖遁。

关闽溯濂洛,尼山布余荫。若欲复两河,斯人亦可任。

仁者必有勇,圣言宁不信。少进辄迁谪,遁世得无闷。

孝皇殊䡾䡾,抚髀思英隽。前后两相左,偾辕愧张浚。

生贤欲何为,天意不可问。

题赵焕文茂才 其二

清代张浚佳

独留正气动乾坤,虽死犹生节义存。漫说弹冠非贡禹,青衿一领亦君恩。

题谢孝子东纬先生侍疾图

清代张浚佳

劫井灰飞天地晦,用夷变夏纲常悖。父子平等染欧风,礼义廉耻四维废。

芙蓉城是古暨阳,中有谢氏世流芳。绵绵瓜瓞守勿替,先人遗迹人争藏。

个中往事分明在,北堂供奉毋敢怠。母病形骸子病神,目不交睫十八载。

谁欤绘者虞山章,丹青易代发幽光。即金披图肃然起,我欲为之歌陟屺。

寿少泉从兄七十 其一

清代张浚佳

一曲新歌记事详,归来沧海布帆张。兰成正感梨桃熟,陶令翻缘松菊忙。

防俗客来迂竹径,仿随园意筑山房。季鹰风味莼鲈好,淞水优游岁月长。

寿少泉从兄七十 其二

清代张浚佳

英英年少露锋芒,不藉科名压众芳。秋水文章原不染,春风桃李尽成行。

王侯适馆虚前席,宰相传经列后堂。人爵何如天爵贵,岿然共仰鲁灵光。

题赵焕文茂才

清代张浚佳

共和创自楚江边,殉节沙洲有隐贤。殷士裸将孤竹死,伤心绝食首阳巅。

读宋史张浚传二首

明代王志坚

一立彤墀喙便长,有时鲍老也当场。

富平未起符离又,可悔弹文到李纲。

挽三山张浚大尹

明代黄仲昭

昔年同听鹿鸣歌,浮世光阴转眼过。白发盈颠嗟我老,黄泉无路奈君何。

芹宫化雨英髦盛,花县春风惠泽多。独恨行营星遽殒,鲸鲵未睹伏天戈。

赠罗赤脚

宋代张浚

学道由来不记年,啸歌风月在前缘。

身心已到无尘处,疑是人间自在仙。

李伯纪丞相挽诗二首 其二

宋代张浚

十相从明主,唯公望最隆。召周虽异迹,李郭本心同。

未遇升天药,空馀济世功。薰风歌吹咽,泪尽古城东。

朝阳岩

宋代张浚

已觉云天阔,风声四面凉。

路幽迟晚日,岩古浥流香。

客舍长年静,渔舟底事忙。

相逢贤太守,不用管弦将。

登道观

宋代张浚

苍髯野褐予甚古,萝月桂风谁为贫。

当户蛟龙森汉柏,隔江鸡犬隐秦人。

好山如画能留客,宝鼎藏丹不计春。

更上高亭问玄鹤,莫教诗眼有纤尘。

过严子陵钓台二首

宋代张浚

古木笼烟半锁空,高台隐隐翠微中。

身安不羡三公贵,宁与渔樵卒岁同。

宋代张浚

教外单传佛祖机,本来无悟亦无迷。

浮云散尽青天在,日出东方夜落西。

李伯纪丞相挽诗二首

宋代张浚

苍苍安可料,旧德奄重泉。

痛为黎民惜,谁扶大厦颠。

英风摩日月,正气返山川。

丙午功勋在,丰碑万口传。

诗一首

宋代张浚

三相当年镇庙堂,江山草木亦增光。

一时主宰权衡重,千古人间姓字香。

赞喻弥陀掩遗骸

宋代张浚

刀兵劫海苦漫漫,原野遗骸葬若干。

尽大地人须荐取,眼睛突出髑髅寒。

南乡子

宋代张浚

迟日惠风柔。桃李成阴绿渐稠。把酒樽前逢盛旦,凝眸。十里松湖瑞气浮。
功业古难侔。宜在凌烟更上头。已向眉间浮喜气,风流。千岁三分万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