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

送李文晦佥事易节燕南二首 其一

元代柳贯

北候催乘传,东人挽去辕。不观沧海小,安识太行尊。

好爵随年进,初心与道存。老儒当剧部,烦护国西门。

送契元鲁降香南岳南海

元代张翥

天开朱岳奠炎方,地入南溟接大荒。使者肃修时典礼,神明宜护国封疆。

仙台云散峰峦碧,瘴岭春回草木香。珍重词臣致诚祷,愿消昏疠降休祥。

送僧归护国寺

宋代李简

来赴龙华约,归承帝泽新。道高传几祖,言下得何人。

水想灵溪健,花饶法界春。自甘铅钝者,犹望指迷津。

护国寺

宋代周振

碧云红树万山秋,蹑蹬攀萝径转幽。斜日荒荒岩际下,细泉浅浅寺前流。

萧梁赐额名犹在,石塔藏碑字尚留。千载废兴真梦幻,青灯夜雨思悠悠。

送僧归护国寺

宋代丘雍

萧昂瞩馀辉,尧天命赐衣。

石房云外启,金锡日边归。

草腐萤光散,星中暑气微。

抽簪期晚岁,相许扣禅扉。

赠护国寺山上宏道者

宋代顾逢

三十年趺坐,何曾下此山。

忘形超物外,无梦到人间。

窗暗月来照,门开风自关。

虎狼情亦狎,夜夜庙前还。

送僧归护国寺

宋代刘筠

暂寄长安寺,时闻宝偈传。

南归宗派盛,外护帝臣贤。

桂色陵庵雪,芝腴助茗泉。

离怀杳何许,凤刹际霞天。

访云母山僧

唐代护国

森然古岩里,净行一番僧。松下滤寒水,佛前挑夜灯。

莲花国土异,贝叶梵书能。想到空王境,无心问爱憎。

题王班水亭

唐代护国

湖上见秋色,旷然如尔怀。岂惟欢陇亩,兼亦外形骸。

待月归山寺,弹琴坐暝斋。布衣闲自贵,何用谒天阶。

山中寄王员外

唐代护国

为问幽兰桂,空山复若何。芬芳终有分,采折更谁过。

望在轩阶近,恩沾雨露多。移居傥得地,长愿接琼柯。

许州郑使君孩子(一作法振诗)

唐代护国

毛骨贵天生,肌肤片玉明。见人空解笑,弄物不知名。

国器嗟犹小,门风望益清。抱来芳树下,时引凤雏声。

怆故人旧居

唐代护国

惆怅至日暮,寒鸦啼树林。破阶苔色厚,残壁雨痕深。

命与时不遇,福为祸所侵。空馀行径在,令我叹人吟。

逢灵道士

唐代护国

浮丘山上见黄冠,松柏森森登古坛。一茎青竹以为杖,

数颗仙桃仍未餐。长安市里仍卖卜,武陵溪畔每烧丹。

缩地往来无定所,花源到处路漫漫。

别盛安

唐代护国

情人取次几淹留,别后南州与北州。月色为怜今夜客,

砧声那似去年秋。欲除豺虎论三略,莫对云山咏四愁。

亲故相逢且借问,古来无种是王侯。

伤蔡处士

唐代护国

箧中遗草是琅玕,对此空令洒泪看。三径尚馀行迹在,

数萤犹是映书残。晨光不借泉门晓,暝色唯添陇树寒。

欲问皇天天更远,有才无命说应难。

临川道中

唐代护国

出谷入谷路回转,秋风已至归期晚。

举头何处望来踪,万仞千山鸟飞远。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

唐代护国

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为有岁寒堪赠远,玉阶行处愿提携。

归山作

唐代护国

諠静各有路,偶随心所安。纵然在朝市,终不忘林峦。

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窗前隐逸传,每日三时看。

靳尚那可论,屈原亦可叹。至今黄泉下,名及青云端。

松牖见初月,花间礼古坛。何处论心怀,世上空漫漫。

归山作

唐代护国

喧静各有路,偶随心所安。纵然在朝市,终不忘林峦。

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窗前隐逸传,每日三时看。

靳尚那可论,屈原亦可叹。至今黄泉下,名及青云端。

松牖见初月,花间礼古坛。何处论心怀,世上空漫漫。

题醴陵玉仙观歌(一作灵一诗)

唐代护国

王乔一去空仙观,白云至今凝不散。星垣松殿几千秋,

往往笙歌下天半。瀑布西行过石桥,黄精采根还采苗。

路逢一人擎药碗,松花夜雨风吹满。自言家住在东坡,

白犬相随邀我过。南山石上有棋局,曾使樵夫烂斧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