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甫

唐代李山甫

傍雨衣风冷渐匀,更凭青女事精神。来时将得几多雁,到处愁他无限人。

能被绿杨深懊恼,谩偎黄菊送殷勤。邹家不用偏吹律,到底荣枯也自均。

早秋山中作

唐代李山甫

谁到山中语,雨馀风气秋。烟岚出涧底,瀑布落床头。

至道亦非远,僻诗须苦求。千峰有嘉景,拄杖独巡游。

送李山甫赴熙州

宋代强至

懒忆盱江钓绿波,春风跃马望洮河。

平生富贵来虽缓,一日功名得便多。

城上陇云飘汉角,楼头关月惨羌歌。

剩裨儒帅开边策,大有燕然石可磨。

偶诗五首

唐代司空图

闲韵虽高不衒才,偶抛猿鸟乍归来。

夕阳照个新红叶,似要题诗落砚台。

芙蓉骚客空留怨,芍药诗家只寄情。

谁似天才李山甫,牡丹属思亦纵横。

贤豪出处尽沉吟,白日高悬只照心。

一掬信陵坟上土,便如碣石累千金。

声貌由来固绝伦,今朝共许占残春。

当歌莫怪频垂泪,得地翻惭早失身。

中宵茶鼎沸时惊,正是寒窗竹雪明。

甘得寂寥能到老,一生心地亦应平。

登高咏菊尽(一作李山甫诗)

唐代罗隐

篱畔霜前偶得存,苦教迟晚避兰荪。能销造化几多力,

不受阳和一点恩。生处岂容依玉砌,要时还许上金樽。

陶公没后无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

赴举别所知

唐代李山甫

腰剑囊书出户迟,壮心奇命两相疑。麻衣尽举一双手,
桂树只生三两枝。黄祖不怜鹦鹉客,志公偏赏麒麟儿。
叔牙忧我应相痛,回首天涯寄所思。

雨后过华岳庙

唐代李山甫

华山黑影霄崔嵬,金天□□门未开。雨淋鬼火灭不灭,
风送神香来不来。墙外素钱飘似雪,殿前阴柏吼如雷。
知君暗宰人间事,休把苍生梦里裁。

方干隐居

唐代李山甫

咬咬嘎嘎水禽声,露洗松阴满院清。溪畔印沙多鹤迹,
槛前题竹有僧名。问人远岫千重意,对客闲云一片情。
早晚尘埃得休去,且将书剑事先生。

下第献所知三首

唐代李山甫

偶向江头别钓矶,等闲经岁与心违。虚教六尺受辛苦,
枉把一身忧是非。青桂本来无欠负,碧霄何处有因依。
春风不用相催促,回避花时也解归。
不识人间巧路岐,只将端拙泥神祇.与他名利本无分,
却共水云曾有期。大抵物情应莫料,近来天意也须疑。
自怜心计今如此,凭仗春醪为解颐。
十年磨镞事锋铓,始逐朱旗入战场。四海风云难际会,
一生肝胆易开张。退飞莺谷春零落,倒卓龙门路渺茫。
今日惭知也惭命,笑馀歌罢忽凄凉。

春日商山道中作

唐代李山甫

一径春光里,扬鞭入翠微。风来花落帽,云过雨沾衣。
谷鸟衔枝去,巴人负笈归。残阳更惆怅,前路客亭稀。

又代孔明哭先主

唐代李山甫

鲸鬣翻腾四海波,始将天意用干戈。尽驱神鬼随鞭策,
全罩英雄入网罗。提剑尚残吴郡国,垂衣犹欠魏山河。
鼎湖无路追仙驾,空使群臣泣血多。

下第出春明门

唐代李山甫

曾和秋雨驱愁入,却向春风领恨回。
深谢灞陵堤畔柳,与人头上拂尘埃。

病中答刘书记见赠

唐代李山甫

病来双树下,云脚上禅袍。频有琼瑶赠,空瞻雪月高。
已知捐俗态,时许话风骚。衰疾未能起,相思徒自劳。

酬刘书记见赠

唐代李山甫

独在西峰末,怜君和气多。劳生同朽索,急景似倾波。
禅者行担锡,樵师语隔坡。旱□生赤藓,古木架青萝。
石涧新蝉脱,茅檐旧燕窠。篇章蒙见许,松月好相过。
思苦通真理,吟清合大和。□□□□□,风起送渔歌。

赠徐三十(一本作酬刘书记见赠第二首)

唐代李山甫

春满南宫白日长,夜来新值锦衣郎。朱排六相助神耸,
玉衬一厅侵骨凉。砌竹拂袍争草色,庭花飘艳妒兰香。
从今不羡乘槎客,曾到三星列宿傍。

下第卧疾卢员外召游曲江

唐代李山甫

眼前何事不伤神,忍向江头更弄春。桂树既能欺贱子,
杏花争肯采闲人。麻衣未掉浑身雪,皂盖难遮满面尘。
珍重列星相借问,嵇康慵病也天真。

司天台

唐代李山甫

拂云朱槛捧昭回,静对铜浑水镜开。太史只知频奏瑞,
苍生无计可防灾。景公进德星曾退,汉帝推诚日为回。
何事旷官全不语,好天良月锁高台。

送职方王郎中吏部刘员外自太原郑相公幕继奉征书归省署

唐代李山甫

双凤衔书次第飞,玉皇催促列仙归。云开日月临青琐,
风卷烟霞上紫微。莲影一时空俭府,兰香同处扑尧衣。
此生长扫朱门者,每向人间梦粉闱。

读汉史

唐代李山甫

四百年间反覆寻,汉家兴替好沾襟。每逢奸诈须挼手,
真遇英雄始醒心。王莽弄来曾半破,曹公将去便平沈。
当时虚受君恩者,谩向青编作鬼林。

迁居清溪和刘书记见示

唐代李山甫

担锡归来竹绕溪,过津曾笑鲁儒迷。端居味道尘劳息,
扣寂眠云心境齐。还似村家无宠禄,时将邻叟话幽栖。
山衣毳烂唯添野,石井源清不贮泥。祖意岂从年腊得,
松枝肯为雪霜低。晚天吟望秋光重,雨阵横空蔽断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