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

洪处士挽诗

明代杨士奇

累叶诗书后,三山组绶门。独看辞宠禄,清隐乐丘樊。

宾席高年重,州闾善行惇。云中桂子出,天上凤毛鶱。

晚有南宫养,时倾北海尊。将迎荣命下,先睹少微昏。

蕙帐惊秋鹤,萝扉惨暮猿。生刍远莫致,哀些托空言。

题高克恭墨竹

明代杨士奇

房山高韵五十仞,松雪清风二百年。山斋宝气不可掩,夜夜雨虹光烛天。

望云诗

明代杨士奇

少小失所怙,鞠我仰母氏。我今已成立,母氏隔千里。

朝亦思母慈,暮亦思母慈。愁肠日九回,朝暮千万思。

官列九卿贰,迎养失所愿。母来止岁馀,母乐归乡县。

虽有两贤弟,致敬奉母居。我独不在侧,何以纾郁纡。

荷君恩宠深,忆母道途远。仰首望飞云,秦山长在眼。

小儿解父意,愿父勿忧叹。我归养大母,父但忠王官。

一门隆孝行,父子及兄弟。所以白发亲,怡怡膺寿祉。

敦行用表率,岂不自一身。观感动乡里,咏歌扬缙绅。

君亲同所尊,忠孝匪二道。努力慎克终,来世焯有耀。

题山水与彦实侄

明代杨士奇

翠岭岧峣带白云,林间溪畔绝纤氛。须知乐志堂中坐,长日书声到夕曛。

送杨昱归省 其四

明代杨士奇

前年南上省慈亲,旋侍严亲近此辰。富贵光荣皆外物,人生真乐是天伦。

夜过徐州

明代杨士奇

怒涛翻河乱石横,牵船上洪初月明。夜中不辨黄楼处,惟听层城钟鼓声。

寄尤文度 其三

明代杨士奇

蚤识文章五彩多,六年离别思如何。武夷九曲行应遍,想见临清写棹歌。

送康孔高纪善还乡

明代杨士奇

泽暄冰始泮,林霁雪犹积。肃肃征辆驰,翩翩城南陌。

以我同旅人,看君独归客。青春别乡县,白首滞京国。

念此增怀思,何由尽离席。

灵谷寺建追荐征南将士水陆大斋车驾临祭先夕百官出候寺中

明代杨士奇

晚出东华赴上方,满衣月色动微凉。钟声渐识斋坛近,松影遥连辇路长。

涧底玉泉鸣石磬,云边红烛乱星光。欢迎天上来龙驭,一夜祗园散好香。

习礼见和用韵奉酬并简宗琏 其二

明代杨士奇

绿阴池沼擅风流,长系青骡当紫骝。自爱官曹清似水,不妨书舍小于舟。

张缉熙监丞挽诗 其三

明代杨士奇

两京学省聚贤英,试问何人不负丞。官舍一毡清似水,后来相继属谁能。

奉和澹庵少保题梅花韵 其五

明代杨士奇

共爱开花擅早春,何分芰带与朝绅。玉堂金阁看尤好,不但疏篱野水滨。

题脊令图三首 其二

明代杨士奇

故人死别逾三纪,喜见传家有凤毛。清代閒官得名郡,心存忠孝道能高。

题萧婿承恕竹

明代杨士奇

凤凰池上写琅玕,便有清风五月寒。石台溪畔桃源里,最好萧斋静处看。

送侄婿刘铉南归 其二

明代杨士奇

沙溪溪上幽且深,桑麻粳稻易黄金。更莫远行江汉上,从来汉水荡人心。

题曾翚主事竹石图

明代杨士奇

石上翛翛翠两竿,含风泛雪拂云端。时平讼简文书静,最好秋官署里看。

题陆伴读伯阳草书后

明代杨士奇

兰绕春庭露气清,往年同咏谢宣城。龙蛇满纸看遗墨,忽乱山阳笛里情。

寄黄汝申宪使 其一

明代杨士奇

藩垣出岭表,宪节赴山东。旧有先师化,行惟大道公。

百僚归表率,一志在瘝痌。纲纪从容振,时来视頖宫。

胡泉州朴斋

明代杨士奇

籍甚清源守,高斋近海滨。依然如白屋,惟是表朱轮。

松竹论深契,诗书对古人。吏民从尚质,风俗渐还淳。

治比刘宗正,歌传召信臣。良哉二千石,时独见天真。

示鹓兄弟 其二

明代杨士奇

饭牛先垄下,夙志未消磨。恩重身难去,非关恋玉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