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

题道会刘处常画 其三

明代杨士奇

闻说延真戴道士,年来尘事不关渠。松根千岁苓堪食,只办焚香礼玉虚。

题画

明代杨士奇

竹树纷纷翠欲迷,山云半敛水禽啼。何人自有清幽趣,不放扁舟过剡溪。

题三顾山刘氏文会堂卷

明代杨士奇

岧峣三顾山,飞流下澄澈。灵秀之所萃,爰昔钟贤哲。

正学明纲常,直气遏邪孽。至今乡闾士,堂堂仰清节。

书台郁崷崒,遗风耿未灭。比屋俨缝掖,群居蹈高洁。

之子抱贞素,曾何污缁涅。奕奕峙堂搆,翛翛荫林樾。

岂乏谷粟储,群书富罗列。同志五六辈,时来共怡悦。

研覃溯周孔,辨析穷毫发。至道日有得,中怀炳昭㫼。

明善固所资,诚身理逾切。愿惇辅仁训,庶不忝先烈。

题画送陈景茂归金华

明代杨士奇

孟冬寒气肃,霜叶坠纷纷。把酒别故人,含情睇征轮。

忆子初升时,永乐第二春。简入丝纶阁,一见心相亲。

于时几务殷,旦夕翰墨勤。开口见肺肝,躬劳迈群伦。

两京三十载,恭事四圣君。方来未壮龄,鬓毛忽成银。

幡然辞宠禄,归偶击壤民。失足遇一跌,观过知其仁。

平生恻怛心,倾家振饥贫。九重嘉行义,自天荣命新。

万里谢彤庭,兴逐南飞云。峨峨金华山,流泉下潾潾。

梧竹荫我屋,白石为我邻。于兹坐閒逸,超超绝尘氛。

重晤当何时,安常以自珍。

送康宜清左迁石阡推官 其二

明代杨士奇

从来清操如冰雪,一旦南迁众共嗟。谢却壶觞饱餐饭,平安常遣报京华。

送彝训兼问讯子勤 其三

明代杨士奇

故人为郡端溪上,前月书来叹索居。同是贞元旧供奉,因君更问近何如。

杏园雅集

明代杨士奇

鞠躬奉臣职,肃肃恒自旦。朝下趋经帏,临夕出东观。

釐务日有常,黾勉在文翰。衰龄皆沈疴,宁不怀泮奂。

仰惟宠禄隆,而敢厌羁绊。兹晨属休沐,联镳越闾闬。

适我同志良,萧爽坐林馆。维时天宇澄,青阳候过半。

好鸟鸣交交,芳卉罗绚烂。朱弦一再弹,图帙亦娱玩。

肥甘列中筵,旨酒崇玉瓒。主宾相和敬,济济圭璋粲。

清言发至义,连续如珠贯。雅韵含宫商,高怀薄云汉。

合欢情所洽,辅仁道攸赞。各期励乃修,庶用表桢干。

题画送韩御史旸归省 其一

明代杨士奇

秦望山清近若耶,纷纷云树映溪沙。数椽茅屋无尘杂,知是安阳御史家。

陈颀佥事挽诗

明代杨士奇

早岁贤科擢俊英,明时宪府佐澄清。常持风裁民皆畏,独以宽平政自成。

万里趋朝淹客舍,几人含泣送铭旌。孤儿扶柩南闽路,落月啼乌最怆情。

送外甥周丹元 其三

明代杨士奇

渺渺江南道路长,故乡回首勿情伤。梅花自是江南物,但看梅花即故乡。

送崔彦俊太守归徽州

明代杨士奇

潇洒宗之清似玉,专城五马翼双旗。政如召父南阳日,教拟文翁蜀郡时。

京国三年重邂逅,关山万里又分离。同乡同道相期远,千载新安去后思。

送卢知府归杭州 其二

明代杨士奇

圣朝宣化需贤守,土屋茅櫩望更深。白发未多身未老,莫教泉石引乡心。

题孙佥事云山图 其二

明代杨士奇

山光云彩净无尘,往往衡茅著隐沦。万一隆中有王佐,时停四牡一咨询。

李县丞之官临皋

明代杨士奇

小年闾巷共嬉游,邂逅京华总白头。奉使曾持巴郡檄,之官又买潞河舟。

岭南翠雾含津树,海上红霞映县楼。怀抱公馀清似水,题诗还忆寄中州。

居庸道中竹枝 其一

明代杨士奇

牵车驰马夜无停,不辨容颜只辨声。非是长歌即长叹,一般行路两般情。

送敬侄

明代杨士奇

吾家贤宰宰长垣,客墓荒凉有子孙。六十馀年未归得,至今源本重深恩。

送彭御史归养

明代杨士奇

银鞍金勒赤汗骢,铁冠霜简衣绣红。祗事明主趋九重,岂不夙夜怀匪躬。

北堂违远心冲冲,日斯征兮薄高舂。天鉴孔迩昭微衷,鸣佩朝下篷莱宫。

惠风条畅淑景融,我出祖饯城之东。念子夙昔言笑同,含思凝睇冥飞鸿。

虽有羽翼不能从,人之大节孝与忠。永矢弗谖在敬恭,何以赠子岁寒松,期子誉名扬永终。

舟次安山驿尚书蹇公奉敕南归仆与公素北行临岐执别情见乎辞

明代杨士奇

同来不同归,临分俱惨戚。昨日别家情,何如此时剧。

悠悠北逝川,杳杳南飞翼。天寒道路遥,相望恒相忆。

题竹送顾都御史还太康 其二

明代杨士奇

潞渚初晴涨未消,衣冠祖饯出河桥。登名科第踰三纪,奉职京华已四朝。

肯以暮龄孤宠禄,永怀幽兴在渔樵。岂知衰疾淹留者,怅望冥鸿不可招。

度石门岭

明代杨士奇

石径浮云上,攀缘险莫当。一心祗扈跸,不敢戒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