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逸

山村人暮归

宋代林希逸

点点残鸦过,孤村带落晖。篱边闻犬吠,山下有人归。

远岫连芳坞,长林绕翠微。云深认茅屋,风细飏征衣。

樵唱同寻径,猿惊为扣扉。夜深灯火下,儿女共依依。

石竺山紫云恭老 其二

宋代林希逸

师知缘熟向温陵,骑虎仙翁现化身。袖有先容应得力,阳岩佛地位中人。

星有好雨

宋代林希逸

视夜几回兴,浓云泼未停。无端常苦雨,作好果何星。

有烂参之左,于嗟月又经。何心长霢霂,拜手问苍冥。

咨暑能无怨,呼天孰与听。或云旗伐动,阴曀为兵刑。

蒲鞭

宋代林希逸

自古官刑在,如何只用蒲。贤哉知道者,陋矣执鞭乎。

草草存笞责,拳拳爱体肤。教非刑可比,耻患免而无。

舜扑书徒识,秦敲惨自愚。悲因挞黎庶,适意与宽俱。

三偈寄白沙和尚 其一

宋代林希逸

叠石为梁岁月遥,溪神毒发恣飘摇。万事有缘人赞叹,白沙师造赵州桥。

既旱得雨连日不小住 其二

宋代林希逸

喜雨还忧雨过多,人生可煞是多魔。事难恰好天谁问,天本无心可奈何。

和吴检详飞跃亭韵 其二

宋代林希逸

圣师知远又知微,率性而修教迪彝。物性高高还下下,与渠相赏莫相违。

云逐度溪风

宋代林希逸

拂面微风动,轻云过远堤。飞飞无定迹,逐逐度前溪。

望断江东暮,生从舍北泥。但随蘋末起,还傍蓼花低。

白映清波影,红看孤鹜齐。似迷归去路,漠漠自东西。

滩声起鱼眼

宋代林希逸

酒醒闻敲云,呼童汲水烹。龙头琢山骨,鱼眼起滩声。

活水催泉急,凝波与石争。鳞无游釜见,目有比珠明。

车异羊肠绕,蝇嗤蚓窍鸣。磨刀谁氏子,对此忆鲈羹。

再用前韵谢桃巷 其三

宋代林希逸

山深林密乐吾真,从古吟人例是贫。参句似禅诗有眼,还丹无诀酒全身。

我闻竹后痴犹甚,公见桃来思许新。有雁莫嫌时问讯,旧游诸老更何人。

九月山丹

宋代林希逸

数本山丹似晓霞,多情恋恋野人家。自从五月至九月,还有三花或两花。

莫笑萧疏同寂寞,早曾烂漫见纷华。篱边黄菊今全未,且对芳樽拾堕葩。

云台图功臣

宋代林希逸

四七纷纭后,慇勤帝念功。干云台百尺,依日汉群公。

栖爵侵霄汉,挥毫萃画工。位分勋次第,像列壁西东。

貌写丹青里,名垂竹帛中。凌烟生面笔,人物古今同。

初八早枕上作

宋代林希逸

新种梅家萼绿华,缘渠关念似痴家。不知青叶朝何似,展转残更听过鸦。

有怀

宋代林希逸

金莲学士起持衡,玉笋门生仅识名。一瓣心香双泪眼,半溪残日暮云横。

平远窗中作

宋代林希逸

祠宇小窗西,松高柳尚低。垂垂青可爱,一带绕长堤。

和吴检详飞跃亭韵 其六

宋代林希逸

跃跃飞飞共太虚,痴人底解见遗馀。师传吃紧知何处,乐在中心不在书。

两舅氏挽诗

宋代林希逸

吾舅虽潜德,人间两玉人。眼高俱迈俗,鬓秃共娱亲。

场屋因缘薄,诗书趣味新。少公谈颇胜,伯氏奕尤神。

门外相过少,樽中自酿醇。荆花同伴老,竹叶满怀春。

寿秩皆踰七,堂封亦与邻。赠车伤作梦,华屋怅今颦。

甥老头如雪,山空骨已尘。前年松下酹,语不尽酸辛。

谢刘正奏惠文戏效昌黎体仍用送贾浪仙韵一首

宋代林希逸

可人忽及门,莹骨清照胆。衔袖子何谦,拜手吾岂敢。

于嗟泥尚蟠,有兴月可揽。何居欲困衡,乃尔蹈坎窞。

万言蛹吐丝,一第髭摘颔。攀天桂非高,佳境蔗方啖。

但思俗茫茫,颇怪云黯黯。顾我方阨穷,相看合悽惨。

藿食恣酣饕,大羹鄙漓澹。甘守竹笭箵,畴忆盖菡萏。

孤熊辈狸狌,芳卉杂葭菼。躏藉众靡怜,访求情易感。

玉肆混琳珉,珍筵侣菹歜。岂伊厌葱珩,雅欲共藜糁。

见睍失漉漉,闻雷嗟坎坎。俪笺价编琼,璆稿愤削椠。

新知乍激昂,老我长顑颔。惟应旌翘翘,曾是御憯憯。

期君骐骥骧,眇彼蜉蝣撼。层青富脩程,坟索且玄览。

和山中后社韵一首

宋代林希逸

君家文曜授翁诗,椿老还如窦有仪。枕膝固应传已久,趋庭岂待问方知。

山中香火留吟处,殿下云屏有隔时。愧我衰残谁伴侣,但寻莲社守禅规。

和桃巷吏部用鄙韵三首 其一

宋代林希逸

人间波浪胜扬澜,对镜知公有达观。晚喜骑驴半山去,早曾立马万人看。

平头八秩身逾健,信手千诗兴未阑。应笑溪翁耽贝叶,但寻破寺访丰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