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逸

陈所斋挽诗 其二

宋代林希逸

三文堂上墨犹鲜,别几何时哭此仙。散发弄舟思往日,撚髭觅句是前年。

理明洛学知翁少,表慕泷冈有子贤。人物如斯埋玉去,病违执绋泪潸然。

登封泰山

宋代林希逸

海畔山名泰,东封自昔曾。三千馀载记,七十二回登。

冕辂陈金策,衣冠迫玉绳。秘书留岁月,立视俯丘陵。

华盖行中阪,松官立几层。祖龙空刻石,千载笑冥升。

紫霄岩作

宋代林希逸

紫霄闻久真奇胜,三友同游亦不凡。满袖清风来缥缈,衔杯落日踞巉岩。

客携老艾遗书至,僧诧沧浪古字镵。大小壶山俱翠碧,谷青平处见归帆。

龙马负图

宋代林希逸

八卦将呈露,天宁秘此图。出因龙马负,瑞与凤麟殊。

八尺非常种,千年有此驹。皇穹开易象,绿字见珍符。

鸟迹文非比,龟畴数亦俱。渥洼何足咏,谁复羡西都。

拾穗许村童

宋代林希逸

拂拂新凉入,家家穫稻同。参差多滞穗,收拾许村童。

满地禾频落,怜渠筥尚空。少多从汝得,小大共年丰。

挈负归茅宇,欢呼谢主翁。晚来炊饭饱,牛笛弄松风。

石鼎联句

宋代林希逸

漫浪有诗仙,相逢药灶边。鼎存嗟石古,句巧似珠联。

笔力扛何健,云根斲许圆。倡酬皆敌手,模写耸吟肩。

何日丹同舐,寒更墨共研。和羹应待我,赓载入虞弦。

梦见周公

宋代林希逸

至圣元无梦,伤麟有隐忧。道传自公旦,意切为宗周。

泗水蘧方觉,东山记昔留。鸿飞归不复,蝶化恍同游。

洛卜图何在,殷楹涕自收。蒲姑如可作,料想订春秋。

石虎礼僧图

宋代林希逸

眼前立是抱桥尸,悔不湔肠背后儿。洛度老胡闻血臭,汝虽合爪我攒眉。

寄刘躔甫

宋代林希逸

涉世还须著眼高,尘浮浪汩世滔滔。功名纵似秋风客,见解何如春梦婆。

握手纵谈抛我去,关心往事闷人多。西轩旧友今馀几,掩卷长吟叹逝波。

风破寒江迟

宋代林希逸

倚棹吟将息,江神听亦痴。阴犹凝未散,风欲破应迟。

飒飒声虽急,冥冥雾莫披。凌波疑有物,到晓尚多时。

空使蜚廉怒,翻令帝子悲。沉湘人在否,唤起赋椒蓠。

七月苦旱

宋代林希逸

遍走仙坛与九渊,三旬涸尽涧中泉。垤无鸣鹳嗟何及,古有刑鹅法孰传。

父守井槔形似鹤,儿归市籴瘦于猿。旁人若识农家苦,粝饭藜羹直万钱。

看碑不下驴

宋代林希逸

寺古碑犹在,尘埃半已漫。骑驴应懒下,逐字细吟看。

钩画雕镌古,虫鱼辨识难。停鞭攲帽立,缓辔耸肩寒。

应笑修明字,还如援据鞍。归吟风掠耳,影瘦夕阳残。

题吴司户忠斋

宋代林希逸

事业心期在汉廷,师生莫讶共斋名。当年取履封留者,入梦祇因住谷城。

寒食 其二

宋代林希逸

阵阵花风送雨寒,心随风雨到乡关。遥知松柏山前路,今日邻人拜扫还。

和桃巷吏部用鄙韵三首 其三

宋代林希逸

老学黔娄已逼真,他年谁解传寒贫。曾供天老书题目,空守将军醉告身。

山似友于青眼在,世多交绝白头新。痴儿浪下庞公拜,许作樽前问字人。

题达磨渡芦图

宋代林希逸

白头浪中碧眼胡,赤脚笑踏雁衔芦。太平寺主不知我,观音后身谁诳渠。

是身如幻本来空,偶然游戏非神通。当年涉海向震旦,扁舟本与商胡同。

君不见壶丘弟子御风飞,犹有所待周笑之。又不见横抛锡杖渡水僧,回瞻黄檗称大乘。

此胡法器更奇在,何曾以此为圣解。萧郎不悟义不留,却要时人略惊怪。

异时埋骨寄熊耳,万里西归提只履。忽从葱岭遇宋云,雅意依然今日是。

此图谁笔面如活,客来却咏凌波袜。若将底事比渠侬,老胡暗中定羞杀。

月色不可扫 其二

宋代林希逸

皓色一轮满,吟看独倚楼。伊谁能扫月,使我不悲秋。

处处寒光共,娟娟素魄浮。竹知空弄影,帚岂解驱愁。

露重应徒洒,云行却暂收。谁疑门外雪,谩欲课苍头。

送赵兴化

宋代林希逸

壶山虽好俗难平,新下车来有异声。得乳雏均心恻怛,害群羊去听神明。

永丰陂上碑遗爱,德礼堂中实称名。执别溪干情可耐,公家资相老门生。

邻园惠晚菊数月有花高大甚奇

宋代林希逸

菊种虽殊多短短,忽传一种自比邻。围过十尺高七尺,开到初春始小春。

团比盖擎身极瘦,碎如金散色常新。梅时得此真奇绝,更有清香细袭人。

雨中看山丹作

宋代林希逸

簇簇团团似剪霞,雨中相对为咨嗟。固知沾足遍宜稻,只恐淋漓解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