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逸

二偈赠馀干震上人 其二

宋代林希逸

老漆园仙数卷书,最佳公案是观鱼。濠梁水上宁无影,悟得应知我与渠。

笛里关山月

宋代林希逸

笛里愁千绪,更长忆故山。今人吹古曲,汉月照秦关。

霜竹和声切,胡床倨坐閒。一轮秋塞外,万嶂野云间。

此夜听渠弄,何时照我还。回思帝城角,花影映朝班。

三文祠堂七月二日礼成作 其三

宋代林希逸

在三之义父师均,往事追怀等念亲。当日西轩同社友,相看白发只三人。

送徐仓用后村韵 其二

宋代林希逸

鲲横学海孰知修,万卷胸中古索丘。滂喜澄清真有志,籍违礼法亦如雠。

发棠事亟聊行锦,活国忠存待借筹。圣要直臣流俗惮,会须览镜说韩休。

又一首

宋代林希逸

半空如墨半空明,乱洒斜飘却又晴。细柳墙边飞拂拂,随风不住带蝉鸣。

明皇听笛图

宋代林希逸

寿王妃弄宁王笛,对面三郎背老伶。却恨马嵬西去路,无人吹出雨霖铃。

遣兴

宋代林希逸

老后粗知见处真,世缘随顺不妨贫。静看星斗尊吾性,閒对烟云笑此身。

旧学易忘缘懒散,近诗多拙欠尖新。从今只合逃名去,似此饥穷昔几人。

饮酒拜浪婆

宋代林希逸

对饮敲铜斗,声声应浩歌。频斟江上酒,亟拜浪中婆。

深浅倾浮蚁,低回舞短蓑。白头高似屋,素袜想凌波。

江远如神在,杯长奈我何。却怜独醒客,憔悴赋湘娥。

送光泽苏县丞

宋代林希逸

种花城里谈经席,三载何曾有束脩。别换头衔聊佐邑,重拈手板向邻州。

松厅莫笑无公事,蕖幕时能致俊流。握手溪干留饮去,相思那肯靳书邮。

三偈寄白沙和尚 其三

宋代林希逸

作缘道者信难哉,小工石匠亦持斋。世间苦行谁能此,为向白沙会下来。

竹林七贤

宋代林希逸

赏静偏怜竹,宜人况有林。七贤同远趣,千载有遗音。

避俗来深处,披衣卧绿阴。玉人三四辈,风箨短长吟。

翠入刘伶酒,声随叔夜琴。溪干唐六逸,先后许论心。

陈所斋挽诗 其一

宋代林希逸

胸涵万卷笔如虹,四海应无两所翁。身老肯疑询有鬼,眼高不许宪交公。

祇缘命薄非才薄,信是文穷与学穷。班路重来终一簿,予麾亦不到莆中。

代怀安王林丞上杨安抚 其五

宋代林希逸

一昨潢池波浪惊,将军随手卷红旌。碧油幢下诗书帅,真个胸中万甲兵。

野菜飞黄蝶

宋代林希逸

古竹疏篱畔,无人菜自长。双飞蝴蝶好,一样野花黄。

簇簇青无数,翩翩意欲狂。色鲜凝晓露,翅薄弄朝阳。

正拟和根拔,因怜恋叶忙。今宵须梦化,随逐过山墙。

雨山徐总管袖诗见访以道间见梅而作少留一夕次韵为别 其一

宋代林希逸

何曾问柳与寻花,访友轻车到海涯。少为梅吟看倒挂,会须木餫出褒斜。

霜寒尽夜同煨芋,月过残星似撒沙。村落常时无此客,多陪僧话送年华。

为麦祈实

宋代林希逸

麦事家家作,宸旒轸意微。无虚民所望,为实我先祈。

见白欣舆诵,熉黄屈衮衣。要他舂日饱,莫使敛时稀。

饼饵香深觊,牷牲荐必肥。礼成农共庆,加额对龙旂。

七月十五日作

宋代林希逸

连日祇愁穗落空,松飘竹断似飞蓬。喜看密密漫天雨,止得萧萧捲地风。

俭岁久难禁贵籴,早秋今幸有全功。田家更仰冬收好,倚柱攒眉祝化工。

川曲通诸海

宋代林希逸

直道行今古,渊源妙莫穷。百川虽若曲,大海必皆通。

酬酢几千变,周流共一中。问津非断港,无水不归东。

洙泗源尤正,河汾派亦同。纵横嗟末学,滥说未为雄。

和桃巷吏部用鄙韵三首 其二

宋代林希逸

袖疏曾将紫闼排,山今排闼送诗来。试评藜杖为吹火,何似麻衣共拨灰。

濠上鯈鱼真乐也,山梁雌雉信时哉。只愁驱上蒲轮去,不许笺天强乞骸。

臂痛六言 其二

宋代林希逸

虞监因书自苦,龙眠为画劳功。臂痛与渠相似,笔端愧我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