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文公书院新创

宋代方回

新堂育士焕榱椽,突起文公故宅边。

孟子向来推亚圣,邹人谁不企先贤。

遗书会萃垂千古,缺典因循近百年。

为问杏坛旧邻里,颜曾以后岂无传。

大雪泊平望买酒戏书

宋代方回

天若不产绵,世多冻死民。

世若不酿酒,亦复愁杀人。

冻面无人色,泊舟下塘侧。

绵衣既云薄,酒亦何可得。

妙绝少陵句,舟重欲无闻。

袖手复缩脚,意张思一醺。

试一问篙工,酒自此间有。

奈何泥滑滑,寸步未易取。

不恨衣绵少,但愁无酒钱。

能将钱致酒,即似衣添绵。

忍冻至于此,犹喜肆嘲弄。

此雪遂大作,不冻复谁冻。

次韵受益题荆浩太行山洪谷图五言

宋代方回

画闻与画见,巧拙不同科。

譬如未入蜀,想像图岷峨。

可以欺他人,不可欺东坡。

又如写神女,瞥然巫山阿。

宋玉一点笔,眸子横清波。

上党太行山,怀孟逾黄河。

水落天井关,长剑垂新磨。

昌黎寻李愿,借车方口过。

劈斫开崖壁,巨扁侔斧戈。

荆浩家其间,烟霞恣麾呵。

亲见胜剽闻,胸次所得多。

天亦宝此画,易世终无他。

退之太行诗,幼诵今鬓皤。

洪谷太行画,恍兮聊浩歌。

晚望浒墅

宋代方回

太湖晚山雨,白鸟去冥冥。

古冢多无后,荒祠或有灵。

异峰搀石骨,远树耸人形。

兵革已苏息,废田蒲稗青。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

宋代方回

此邦最佳处,乃在城北隅。野田荞麦傍,松下复问涂。

酷爱古石峙,故缓羸骖驱。一生能几许,于兹十载馀。

夜榻醉卧稳,何殊故园居。

次韵郝元隐浙西山

宋代方回

疏处温凉密处寒,未须向背问支干。

猿闲配偶双嬉戏,树古根枝万屈盘。

何限楼台荒宿草,几年歌舞罢鸣銮。

赖天独肯扶僧刹,佛大泥多许共看。

过社

宋代方回

来时犹见雪飞花,花落今成雪委沙。

旅舍燕声春过社,禅窗蝶梦客思家。

猫头味荐廉泉笋,雀舌香分净社茶。

岂谓故园无此物,直烦博望泛仙槎。

次前韵述将归

宋代方回

我虽无丝无竹亦无肉,犹有杜子美万卷书,

犹有陆士衡三间屋。作诗宁作郊岛之寒瘦,

终不屑元轻而白俗。文章杂在众人中,

大似浊河横济渎。平生浪费几吟笺,

何啻右军九万幅。既尝注漆园之十九言,

又颇拟栗里之四八目。道眼一照百皆妄,

未若奴耕婢织躬课督。江湖落魄但欠一归耳,

休官已幸天从欲。子男女七孙四人,

有菜共羹吾亦足。过此更徼非妄福,

政恐招忧复招辱。宅门夏荫双高桐,

园径秋香万丛菊。于是自歌招隐歌,

歌曰鹤怨猿惊兮在空谷。四十余年萍蓬将七十,

又何必越之南燕之北。

谁识

宋代方回

梅花香未已,早是杏花时。

身老春游倦,心恬夜梦知。

百杯圣俞酒,万首放翁诗。

肉眼今谁识,神仙世有之。

十月二十二夜三更读清波杂志至五更

宋代方回

远书答一封,近诗写数首。

小雨客不来,我亦厌奔走。

茗罢午窗倦,草草具杯酒。

独酌政自佳,啖茹聊诳口。

人生一日事,忽已卯至酉。

就枕不解衣,须臾鼻雷吼。

起问夜何其,禁钟云已扣。

颇欲复谋饮,床下但空缶。

再卧卧不成,灯膏幸犹有。

坐至五更转,读过一寸厚。

是书必有益,但当审去取。

著此者为谁,未欲斥氏某。

金陵三不足,奎聚天地剖。

尊之配孔庭,邪说阴授受。

后世公论定,馨秽两不朽。

未知八寒狱,惇卞果入否。

赵氏鄮山书院诗

宋代方回

国学在国,乡校在乡。

在遂曰序,在党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弥详。

家亦有塾,以修以藏。

蒙而已养,长罔不臧。

下而为士,上而侯王。

莫不有师,扶纲植常。

生人之类,赖此以生。

四海九州,以治以平。

家德户行,靡刑靡兵。

岂若后世,丧实存名。

业岂无斋,论亦有堂。

所习伊何,止于词章。

剽窃掇拾,青紫为荣。

高虚卑浅,烛理弗明。

亦儒其冠,亦公亦卿。

鄮山之塾,谁实成之。

匪有所觊,而斯营之。

一圣百贤,厥庑煌煌。

睎之则是,景行是行。

十月初六日同仇仁近至王子由庵遂饮白云李居

宋代方回

初上吴山北,遂过吴山南。

茂树悉剪剃,余石空巉岩。

向来华屋处,十不存二三。

忽如入壶天,偶得羽人庵。

阅画有远意,评诗无俗谈。

背湖万松领,面江三茅观。

人烟向如织,今者篁竹半。

猎士捕乳虎,伏弩行者断。

野兽出城市,白昼无忌惮。

昨仅获其一,此事可三叹。

谁家有幽居,下瞰烟云洲。

西极夕阳外,东穷沧海头。

一览不欲尽,翠树蓄其楼。

主人雅好事,置酒更献酬。

禹穴渺何许,指视令人愁。

酒中泛酥椒,酒味弥芳烈。

菓蔬无不佳,霜螯风味绝。

卜夜意未阑,醉归步微月。

人生了一日,世故剧琐屑。

穷达不足云,兴亡讵须说。

寄题张受益会清堂

宋代方回

伏生年九十,腹贮秦坑书。

终童年十八,手掷汉关繻。

一老一妙年,智勇夫何如。

两皆济南人,禀受风气殊。

乾坤妙融结,山水清有余。

钟贤代不乏,一变可鲁儒。

吾友子张子,世于此焉居。

乌哺奉甘旨,鵷行赞都俞。

将指许假道,荣哉兼熊鱼。

甲此一都会,筑堂冠盖趋。

万象纳户牖,八荒来庭除。

阳丘古邑南,均是宅一区。

粗中必有精,所见独异诸。

人见花与竹,我见皆道腴。

彝鼎日玩弄,简册日卷舒。

拔出形器上,漉水月本无。

譬若椰子腹,中有万卷储。

何必西域贾,剖股藏明珠。

矢诗说解悟,指天撮空虚。

何如登君堂,啸傲倾觞壶。

甲申元日

宋代方回

春光几度九十日,人寿都卢一百年。

老圃地宽花富贵,醉乡天阔酒神仙。

谁能晚节消閒福,时喜新诗得警联。

晓色欲红拜元造,炉熏一炷鹊声前。

老悔

宋代方回

前世何知后世长,老年合悔少年狂。

即今安在凌烟阁,毕竟无非审雨堂。

脚底东西南北路,樽前三万六千场。

谪仙落魄人谁识,终许诗名死后香。

闻军过

宋代方回

老胆堪多恐,焦脾更积忧。

军声时汹汹,债事日悠悠。

西路危单骑,东滩乏便舟。

情怀无一可,风雨五更头。

次韵受益再题荆浩山水图当是洪谷子自写所居

宋代方回

太行荆浩之乡里,佳处立参仍坐倚。

崖树涧石皆写真,想见今毫吮沁水。

当年自号洪谷子,画成署名细如蚁。

此岂自图其所居,屋上峰峦插天起。

栅门鸡犬锁寒林,僮马盘山暮烟紫。

高者佛寺平者川,关仝范宽焉得比。

我少学画中弃之,时到古斋漫随喜。

好古人多识古希,不意永嘉闻正始。

浙西园苑

宋代方回

壁间墨客扫龙蛇,所写诗佳字亦佳。

忽见一诗增感慨,吾家宗伯老秋崖。

三月旦晚晴

宋代方回

社雨弥三日,先之雹与雷。

已疑春色尽,忽逐晚晴回。

佳笋常迟出,奇出每后开。

微寒胜骤暖,更莫十分催。

寄阎承旨靖轩

宋代方回

相逢偶值寄梅人,今岁江南暖未匀。

报与玉堂真学士,小诗聊当一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