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丁桥晓行

宋代方回

苕水无声镜面光,渔家孤艇泊中央。

十幅生绡谁画得,一轮斜月一篷霜。

晨起二首

宋代方回

近市招医士,空庖督爨奴。

羶荤犹可绝,药饵岂容无。

既欲营猫饭,仍当续马刍。

晨兴百需缺,独喜见吾雏。

后天易吟三十首 其十六

宋代方回

细玩文王卦,如何法地方。田从一井起,乡遂及要荒。

寄刘伯宜南昌

宋代方回

西浙东江昔袂分,洪都湓浦忽相闻。

才看陶令门前柳,却忆滕王阁上云。

何处鱼蛮能避役,无边鲸海尚行军。

诗书胸次堪筹国,定不专凭柱后文。

送昆山州教刘表侄

宋代方回

紫阳山下世婚姻,几度家因火后贫。

早是前修曾种德,政须后嗣更禔身。

秋霜白笔辞台掾,夜雨青灯管士人。

硕果元来真不食,未妨徐动蛰雷春。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 其三

宋代方回

今日都无病,沉吟算此生。誓将全晚节,懒复问脩程。

畏事防忧患,收心入老成。近时学康节,更敢竞时名。

喜寓轩张梦符侍郎下访

宋代方回

事业更篇章,从来例姓张。

茂先同晋轨,子寿振唐纲。

云仍今接踵,月旦早名扬。

神剑干将出,高冠獬豸昂。

褰帷初鄂渚,杖斧复钱塘。

士类星杓仰,文声电泽滂。

四愁肩慷慨,七命敌铿锵。

暖酹梅边冢,春遨柳下航。

留题存感慨,属和笑奔忙。

羸劣惭形秽,含弘赖疾藏。

一离湖曲路,五换岁干阳。

诵句思诗伯,除官说侍郎。

班联参冢宰,铨部佐文昌。

北壤蠙蛛割,南邦翠荡翔。

雪寻浮玉渡,月认涌金墙。

不鄙侨栖陋,来同雅话长。

有书兼笔砚,无酒但茶汤。

衰谢时维迈,羁穷气尚刚。

斯人一青顾,怀古视穹苍。

岁尽即事三首

宋代方回

干戈汹涌一年间,酒债何时可尽还。

盗起屡煽邻县火,军兴全赭近城山。

天阴体倦金疮痛,岁俭家寒藿食艰。

最苦梅开厌求索,柴扉草舍不容关。

郡送桃符戏书

宋代方回

狂颇如豪拙似痴,人难忍者我能之。

六旬老境三椽屋,四海虚名万首诗。

不惜黄金偿酒债,犹将白发缀花枝。

儿孙十辈谁家有,心事唯应造物知。

山中之乐三章送徐明叟胡直内苏德翁归严濑并寄夏自然 其三

宋代方回

山中之乐兮乐可忘老,匪盐匪酪兮养梨枣。曾高云仍兮动阅数世,手树成栋兮鬓犹未槁。

一屈肘兮代谢,一寤寐兮谏夷歌皓。耿客星犹在天兮,鄗坛洛庙馀烟草。

将相岂不鼎贵兮,曾腰领其未保。子独有此山中兮,作室已考。

去不我顾兮,我将焉讨。

梧桐岭感旧

宋代方回

忆上梧桐岭,江淮万里开。

匡庐天外画,彭蠡地中杯。

暖欲还燕雁,香应落庾梅。

重来感时序,更觉子山哀。

得存心书诉贫

宋代方回

务得终多惧,图全敢叹穷。

懒能争口腹,差觉负儿童。

客久丛咨怨,年衰绝变通。

云台少冯衍,未必尽人雄。

送来巡检

宋代方回

铁甲金戈百战攻,将军未老紫髯浓。

早依讨粤□□□,□受从骠合骑封。

惊逻三年微窃鼠,飞腾一日定采□,

□□访旧燕台去,谁采吾诗当菲葑。

袁兴国挽词二首

宋代方回

所化神如在,名高志未伸。

文章坡老笔,丰度华阳巾。

恺悌州符屡,旬宣阃画频。

鼎台袖吾手,覆餗彼何人。

春晚杂兴十二首 其五

宋代方回

漫浪桐江一把麾,往来今积十年诗。次山自序舂陵集,岂望夔州杜二知。

骤雨

宋代方回

道妙无生有,神凝气孕形。

为谁膏草木,何物起雷霆。

本质端能受,元功同独灵。

老夫已枯槁,衰白肯新青。

送吕主簿还任永丰

宋代方回

吾友陆太初,擢第岁丙辰。

同舟下歙滩,群英对枫宸。

于时程讷相,中书秉洪钧。

拔我魏静翁,丞郎厕朝绅。

明年去其位,出使洞庭滨。

回也实同行,两见桃源春。

己未入江险,鄂城飞战尘。

近岁亡国相,再造夸庚申。

金陵留举子,始获识伟人。

公年二十三,太初之馆宾。

回年三十回,太初之乡乡。

四十六载别,世事难具陈。

后岁公七袠,明年我八旬。

雪髯对举酒,谈诗如有神。

健笔涸湖海,便腹罗星辰。

匪玉亦匪珠,自有席上珍。

近世浇薄俗,百伪无一真。

二老举措间,复还天地淳。

醉乡辟坦途,永无荆与榛。

傍观果孰识,无怀葛天民。

一邑主簿领,内省忘屈伸。

归隐匡庐峰,寄雁或可频。

离婺源过古荐注口张村三渡遂登五岭

宋代方回

卧闻邻客晓先发,亦束寝衣辞旅榻。

急雨顿止风稍动,空山微凉路不滑。

溪流向西吾适东,舟渡者三更横纵。

人心最险天自易,左路欲穷须右通。

蚕放三眠大麦熟,含桃烂红豌豆绿。

野次思之不可致,七日菜食市无肉。

南山之北归去来,摘菊剪韭手所栽。

说诗命酒花当开,焉用舍是登崔嵬。

寄集贤阎子静学士

宋代方回

新年七十一衰翁,此道心知万折东。

名位集贤唐学士,文章内相陆宣公。

两朝纶綍倾前古,四海绅緌立下风。

手把一枝梅欲寄,江南岁暮待春鸿。

葺圃

宋代方回

山水清音屡见招,经丘寻壑尚逍遥。

宅门南北双桐木,篱径高低万菊苗。

特创小亭观藓石,待穿枯沼架茅桥。

忽思万事皆虚幻,何苦空将百虑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