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岐

昨虽移韵于兰然石鼎联章不可以不成也再赋一则语以殿众作亦骚之乱词云 其一

宋代郑清之

好恶移人信有力,宫姬尚取昆崙织。刚姿未必广平爱,皓首谁怜赵岐息。

夷车衡茝荪芷荃,富矣离骚誇博识。灵均颂橘不及梅,内白孰为有精色。

夫何卞玉楚见弃,素荣无乃珷玞石。

梅古贤人又何怨,伯夷正自求仁得。氏以墨胎端自污,请效公输为削墨。

经故友所居(一题上有琼华观三字)

唐代罗隐

槐花漠漠向人黄,此地追游迹已荒。清论不知庄叟达,

死交空叹赵岐忙。病来未忍言闲事,老去唯知觅醉乡。

日暮街东策羸马,一声横笛似山阳。

寄沈昆铜

清代刘城

家瞰江流日夜驰,恩仇回首梦中悲。望门隔岁思张俭,复壁移时出赵岐。

南渡只余花作曲,北来每听角横吹。故人寥落星辰在,劳尔临风劝酒卮。

铭诗一首

宋代刘克庄

眼如电,十年读。

腹如栉,三冬足。

昔池上,赓黄鹄。

今田间,叱黄犊。

耕谷口,庐汾曲。

洁去就,免殆辱。

余先人,奋白屋。

忠孝家,文章录。

修名远,大运促。

藐诸孤,忝似续。

既显庸,亦老宿。

如毛德,如天福。

郭之东,溪之北,

百弓地,十围木。

几哉丘,吾所卜。

汉赵岐,唐杜牧。

皆自铭,不它属。

虽短章,颇实录。

题赵岐山《芦雁长卷》四首 其二

近现代王季思

几处江山剩劫灰,几家骨肉痛分离。开图却羡双雏雁,犹得依依傍母栖。

题赵岐山《芦雁长卷》四首 其一

近现代王季思

声声哀雁不堪闻,点点芦花是泪痕。飞遍南天无宿处,隔江烽火又黄昏。

题赵岐山《芦雁长卷》四首 其三

近现代王季思

漫天风雪阻关山,菰米经冬欲觅难。愿与国人同此愿,各分温饱与饥寒。

题赵岐山《芦雁长卷》四首 其四

近现代王季思

九天毛羽落纷纷,独向寒江寄此身。展纸几回难下笔,可知我亦久离群。

感怀杂诗 其二

清代姚莹

东海何人匿赵岐,杜陵曾倚剑南时。六条我尚惭苏绰,惠达如君未足奇。

送张霞翥内渡 其二

清代姚莹

漫言万里掣长鲸,一夕天涯白发生。未必文章通造化,可能谈笑取公卿。

赵岐自昔佣东海,李广何年守北平?皎月三更边柝静,倚栏又见斗牛横。

赠宋荔裳

清代吴百朋

想思五载何由见,屋梁落月疑君面。漫伤玄发忽成丝,无那华年去如箭。

忆昔扁舟吴地游,登高作赋卑曹刘。联镳共入三天竺,把酒还登万岁楼。

此时君才殊倜傥,中原屈指雄心壮。下走萧萧一蒯缑,依刘王粲腾高唱。

桃叶渡头乌夜啼,飘零尽室在西溪。弹棋击筑座上满,玉台春酒山中携。

江南江北各奔窜,别后书来长尺半。赠袍每念范雎贫,解骖思济越石难。

世人白眼欺豪贤,黄金不多人不怜。君独慷慨命游侠,丹阳时觅孝廉船。

梦日亭边花似霰,牛渚蟂矶澄匹练。元晖筑室爱青山,太白扬帆恣欢宴。

春风杨柳已垂丝,青鞋布袜到鸠兹。还寻北海孙宾石,应为穷途识赵岐。

读傅筱岩纂沈耕岩先生隐迹录

清代朱兴悌

复社名流谁与班,间披隐迹白云间。浮家远泛双溪水,曳屩晴游三洞山。

梅福吴门名已晦,赵岐北海老方还。寓贤为立徵君传,鸾鹤高风不可攀。

西轩

宋代韩淲

闻道西轩整,登临识自今。溪山虽郭外,楼殿接池阴。

旧观赵岐发,新诗尹喜深。水南如此胜,吾老复关心。

两汉赵岐

国有逸民。姓赵氏名嘉。有志无时。命也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