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同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宋代辛弃疾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鸶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正是遂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贺新郎》以见意。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大铁椎传

清代魏禧

  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铁椎其人欤?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欤?抑用之自有时欤?子灿遇大铁椎为壬寅岁,视其貌当年三十,然大铁椎今年四十耳。子灿又尝见其写市物帖子,甚工楷书也。

送陈同知

元代戴良

楚客事晋君,已皆荣厚禄。

身章袭犀象,鼎食饫粱肉。

荀范作姻娅,赵魏与追逐。

旦分驰道出,夜旁天居宿。

故悲绝宗党,新敬起宾仆。

东洲有儒生,官路独迷躅。

青年结主知,穷老佐州牧。

今为千里行,犹未分符竹。

次韵德麟西糊新成见怀绝句

宋代苏轼

壶中春色饮中仙,骑鹤东来独惘然。犹有赵、陈同李、郭,不妨同泛过湖船。

用辛稼轩陈同甫倡和韵,送王正子之襄阳,明

清代陈维崧

立马和君说:到襄阳、为余先问,隆中诸葛。

往日英雄潮打尽,怪煞怒涛崩雪。

今古恨、总多于发。

再问大堤诸女伴,白铜鞮、可有闲风月?谁弹向,楚天瑟?才逢燕市还分别。

怅平生、无多知己,几番离合。

此去武昌鱼不少,莫惜颜筋柳骨。

要频看、郑虔三绝。

一幅新词《凄凉犯》,嘱来春、并示何生铁。

霜夜吼,烛花裂。

贺新郎 用辛稼轩陈同甫倡和原韵送王正子之襄阳明春归广陵并嘱示何生龙若

清代陈维崧

立马和君说。到襄阳、为余先问,隆中诸葛。往日英雄潮打尽,怪煞怒涛崩雪。

今古恨、总多于发。再问大堤诸女伴,白铜鞮、可有閒风月。

谁弹向,楚天瑟。

才逢燕市还分别。怅生平、无多知己,几番离合。此去武昌鱼不少,莫惜颜筋柳骨。

要频看、郑虔三绝。一幅新词《凄凉犯》,嘱来春、并示何生铁。

霜夜吼,剑花裂。

送陈同知克让同学友也

明代曹义

恩命朝承下日边,西风重上潞河船。行旌晓拂林梢露,短棹晴冲渡口烟。

远汉清秋寒雁度,孤亭斜日酒旗悬。应知别去关山远,后夜相思月满天。

挽陈同盟

明代张家玉

国破家亡事两伤,孤忠羡尔铁肝肠。盟心共信真豪杰,戮力同驱假犬羊。

激烈刚风生凛凛,从容正气死堂堂。独怜奇计人空老,誓报如今只子房。

秋日送吕二山人南游兼寄青州陈同年芝巘

明代杨巍

秋风飒飒吹客衣,闻子明朝又南发。回首应瞻燕塞云,与谁共醉齐门月。

齐门烟月不胜秋,诗句如珠何处投。感时可吊田文里,怀土休登海上楼。

君家空楼渺何处,越峤鄞江岁云暮。满眼干戈归不得,逢人犹索空楼赋。

身自飘零心自閒,几时重出穆陵关。若遇青州陈伯玉,为言憔悴欲归山。

寄朱野翁兼简月观陈同年应子

宋代黎廷瑞

相逢淮楚各凄凉,笑杀三生杜牧狂。

万树莺花春对酒,一灯风雨夜连床。

停云渺渺思何极,大块茫茫梦正长。

若见元龙相借问,为言归去学耕桑。

陈同甫抱膝斋二首

宋代叶适

昔人但抱膝,将军拥和銮。

徒知许国易,未信藏身难。

功虽愆岁晚,誉已塞世间。

今人但拘膝,流俗忌长叹。

儒书所不传,群士欲焚删。

讥诃致囚箠,一饭不得安。

珠玉无先容,松柏有后艰。

内窥深深息,仰视冥冥翰。

勿要两脾消,且令四体胖。

徘徊重徘徊,夜雪埋前山。

与陈同舍饮三元楼

宋代林希逸

失身杯酒莫追尤,烂醉生涯尽自由。可倚何须鹦鹉赋,相逢且解骕骦裘。

今无客入扬雄巷,终有人题李白楼。却笑三闾太憔悴,独醒犹作畔牢愁。

丁巳过听潮阁见徐校书感念陈同年

明代何吾驺

明眸皓齿发纤歌,醉眼看花奈乐何。红粉十年犹似玉,黄粱一梦已残柯。

江边击楫追鸿雁,湖上裁衣忆芰荷。不听山阳夜中笛,谁知司马泪痕多。

送开州陈同知

明代李东阳

十年尘土暗青袍,作宦今看改鬓毛。南国才名非汨没,北州民力正烦劳。

贫怜范叔惟尘甑,贵识王祥有佩刀。春兴不随公事了,绛纱笼月坐挥毫。

送陈同年直夫还南京御史 其二

明代李东阳

君来方苦旱,君去复穷阴。畎亩苍生计,关山独客心。

夜灯愁易尽,秋鬓老能侵。总道为官好,驰驱恐未禁。

送陈同年直夫还南京御史 其一

明代李东阳

北阙新恩命,南台旧法星。九违燕草碧,三见蒋山青。

卧病闻安石,还家忆管宁。平生激扬志,未合老沉冥。

贺新凉·癸丑九月答黄申甫留别,用辛幼安寄陈同父原调并韵

清代魏元戴

此会君能说。是死生、西山孤竹,南阳诸葛。一卷农书题野老,恨未髯霜鬓雪。

叹末路、千钧一发。破碎山河闲甲子,能几番、收泣谈风月。

送君去,秋萧瑟。

悲欢付与河梁别。极苍茫、风掀海立,云低宙合。孤楫江心愁士雅,难肉中原白骨。

姑勿许、虞弦响绝。五季沙陀存正朔,怅销沉、莫数铮铮铁。

且袖手,看天裂。

游石陵谒倪文卿先生墓

清代朱兴悌

草莽书生依宋土,北望中原思艺祖。宫车泪洒牟驼冈,雪耻不忘缚金虏。

袖中拟上中兴书,满壁张图森部伍。布衣老不挂朝缨,慷慨大声咤广武。

天涯沦落莽萧萧,谁其知者陈同甫。石陵原上高士坟,伫立苍茫为怀古。

风流消歇七百年,万树秋声啼杜宇。

草堂诸陈同游崧山精舍冕仲携琴先归用壁间韵

宋代朱槔

来伴秋风十日闲,笔端久已识波澜。

烦君一醉双峰月,乞与儿曹白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