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清

运命论

魏晋李康

  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故运之将隆,必生圣明之君。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唱之而必和,谋之而必从,道德玄同,曲折合符,得失不能疑其志,谗构不能离其交,然后得成功也。其所以得然者,岂徒人事哉?授之者天也,告之者神也,成之者运也。

  夫黄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鸣而圣人出,群龙见而圣人用。故伊尹,有莘氏之媵臣也,而阿衡于商。太公,渭滨之贱老也,而尚父于周。百里奚在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不才于虞而才于秦也。张良受黄石之符,诵三略之说,以游于群雄,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非张良之拙说于陈项,而巧言于沛公也。然则张良之言一也,不识其所以合离?合离之由,神明之道也。故彼四贤者,名载于箓图,事应乎天人,其可格之贤愚哉?孔子曰:“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嗜欲将至,有开必先。天降时雨,山川出云。”诗云:“惟岳降神,生甫及申;惟申及甫,惟周之翰。”运命之谓也。

  岂惟兴主,乱亡者亦如之焉。幽王之惑褒女也,祅始于夏庭。曹伯阳之获公孙强也,征发于社宫。叔孙豹之昵竖牛也,祸成于庚宗。吉凶成败,各以数至。咸皆不求而自合,不介而自亲矣。昔者,圣人受命河洛曰:以文命者,七九而衰;以武兴者,六八而谋。及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故自幽厉之间,周道大坏,二霸之后,礼乐陵迟。文薄之弊,渐于灵景;辩诈之伪,成于七国。酷烈之极,积于亡秦;文章之贵,弃于汉祖。虽仲尼至圣,颜冉大贤,揖让于规矩之内,訚訚于洙、泗之上,不能遏(è)其端;孟轲、孙卿体二希圣,从容正道,不能维其末,天下卒至于溺而不可援。

  夫以仲尼之才也,而器不周于鲁卫;以仲尼之辩也,而言不行于定哀;以仲尼之谦也,而见忌于子西;以仲尼之仁也,而取仇于桓魋;以仲尼之智也,而屈厄于陈蔡;以仲尼之行也,而招毁于叔孙。夫道足以济天下,而不得贵于人;言足以经万世,而不见信于时;行足以应神明,而不能弥纶于俗;应聘七十国,而不一获其主;驱骤于蛮夏之域,屈辱于公卿之门,其不遇也如此。及其孙子思,希圣备体,而未之至,封己养高,势动人主。其所游历诸侯,莫不结驷而造门;虽造门犹有不得宾者焉。其徒子夏,升堂而未入于室者也。退老于家,魏文候师之,西河之人肃然归德,比之于夫子而莫敢间其言。故曰: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而后之君子,区区于一主,叹息于一朝。屈原以之沈湘,贾谊以之发愤,不亦过乎!

  然则圣人所以为圣者,盖在乎乐天知命矣。故遇之而不怨,居之而不疑也。其身可抑,而道不可屈;其位可排,而名不可夺。譬如水也,通之斯为川焉,塞之斯为渊焉,升之于云则雨施,沈之于地则土润。体清以洗物,不乱于浊;受浊以济物,不伤于清。是以圣人处穷达如一也。夫忠直之迕于主,独立之负于俗,理势然也。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监不远,覆车继轨。然而志士仁人,犹蹈之而弗悔,操之而弗失,何哉?将以遂志而成名也。求遂其志,而冒风波于险涂;求成其名,而历谤议于当时。彼所以处之,盖有算矣。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故道之将行也,命之将贵也,则伊尹吕尚之兴于商周,百里子房之用于秦汉,不求而自得,不徼而自遇矣。道之将废也,命之将贱也,岂独君子耻之而弗为乎?盖亦知为之而弗得矣。

  凡希世苟合之士,蘧蒢戚之人,俛仰尊贵之颜,逶迤势利之间,意无是非,赞之如流;言无可否,应之如响。以窥看为精神,以向背为变通。势之所集,从之如归市;势之所去,弃之如脱遗。其言曰:名与身孰亲也?得与失孰贤也?荣与辱孰珍也?故遂絜其衣服,矜其车徒,冒其货贿,淫其声色,脉脉然自以为得矣。盖见龙逢、比干之亡其身,而不惟飞廉、恶来之灭其族也。盖知伍子胥之属镂于吴,而不戒费无忌之诛夷于楚也。盖讥汲黯之白首于主爵,而不惩张汤牛车之祸也。盖笑萧望之跋踬于前,而不惧石显之绞缢于后也。故夫达者之筭也,亦各有尽矣。

  曰:凡人之所以奔竞于富贵,何为者哉?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必须势乎?则王莽、董贤之为三公,不如杨雄、仲舒之阒其门也。必须富乎?则齐景之千驷,不如颜回、原宪之约其身也。其为实乎?则执杓而饮河者,不过满腹;弃室而洒雨者,不过濡身;过此以往,弗能受也。其为名乎?则善恶书于史册,毁誉流于千载;赏罚悬于天道,吉凶灼乎鬼神,固可畏也。将以娱耳目、乐心意乎?譬命驾而游五都之市,则天下之货毕陈矣。褰裳而涉汶阳之丘,则天下之稼如云矣。椎紒而守敖庾、海陵之仓,则山坻之积在前矣。扱衽而登钟山、蓝田之上,则夜光玙璠之珍可观矣。夫如是也,为物甚众,为己甚寡,不爱其身,而啬其神。风惊尘起,散而不止。六疾待其前,五刑随其后。利害生其左,攻夺出其右,而自以为见身名之亲疏,分荣辱之客主哉。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正人曰义。故古之王者,盖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古之仕者,盖以官行其义,不以利冒其官也。古之君子,盖耻得之而弗能治也,不耻能治而弗得也。原乎天人之性,核乎邪正之分,权乎祸福之门,终乎荣辱之算,其昭然矣。故君子舍彼取此。若夫出处不违其时,默语不失其人,天动星回而辰极犹居其所,玑旋轮转,而衡轴犹执其中,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贻厥孙谋,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尝从事于斯矣。

乌撒喜情

明代杨慎

易见黄河清,难逢乌撒晴。阴霾既巳豁,险道况复平。

蜀日杳千里,滇云惟十程。江花与江草,异国看春生。

沁园春 (原作沁春元,据丁藏精钞本改)无

元代谢应芳

借问黄花,过了重阳,如何始开。为客中陶令,逢他初度,尊前杜举,要我相陪。十日秋香,百年晚景,一笑今朝酒莫推。风光好,正凉生沆瀣,净洗氛埃。胸中华岳崔嵬。下笔处、长江滚滚来。且折花簪帽,剧谈清事,引杯看剑,聊适幽怀。健翮低云,修鳞蹭蹬,人道公非百里才。还知否,那黄河清也,白日悠哉。

洞庭胡敬之以余父执之交岁馈新橘凡十有馀年感无以报是用作歌

元代谢应芳

湖山清气钟而翁,生儿亦有古人风。年年送橘拜床下,甚愧我非庞德公。

今年霜落洞庭早,橘熟先于葑田稻。青衣童子黄金丸,橘头摘来霜未乾。

侬家食指百三十,分甘喜得皆波及。娇痴堪笑两曾孙,手弄金丸口欲吞。

阿翁老饕三咽毕,□教食之还自吃。一枝一枝复一枝,翁有笑声孙亦咍。

枯肠久似长卿渴,甘露适从仙亭来。楚江萍实不可得,华峰藕亦无人识。

冷比雪霜甘比蜜,此句真可题此橘。韩子之诗今代无,借作报章挥我笔。

怀哉故人家洞庭,七十二峰环翠屏。洛阳秋风尘满城,莫能污尔双鞋青。

南山不烂黄河清,正须坐阅三千龄。山中旧识诸耆英,烦道老夫多寄声。

吊杨尚书哭子未几复鼓盆

宋代释居简

寿域富万汇,楚楚惟灵椿。彭固不可侪,聃亦虞遘迍。

天高杳难问,请以意自陈。大年岂知止,小知宁无赢。

况夫朝有闻,幻变可得婴。君家老孟光,及与膝上英。

洞窥天地先,一视蜾与蛉。居然因其小,其馀赞经纶。

青青脩梧枝,尚有五色翎。相参星辰履,共为黄河清。

黄河清

宋代晁端礼

晴景初升风细细。云收天淡如洗。望外凤凰双阙,葱葱佳气。朝罢香烟满袖,近臣报、天颜有喜。夜来连得封章,奏大河、彻底清泚。

君王寿与天齐,馨香动上穹,频降嘉瑞。大晟奏功,六乐初调清徵。合殿春风乍转,万花覆、千官尽醉。内家传敕,重开宴、未央宫里。

古兴

唐代权德舆

月中有桂树,无翼难上天。海底有龙珠,下隔万丈渊。

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晦明乌兔相推迁,

雪霜渐到双鬓边。沉忧戚戚多浩叹,不得如意居太半。

一气暂聚常恐散,黄河清兮白石烂。

九月二十九夜大风不寐作

清代陈宝琛

狂风如雷不肯停,中有无数寒号声。又疑控弦万骑下,欲曙不曙甘长醒。

去年今日泛舟处,立冬未届昨已冰。大钧失柄五纪舛,不怪四气相侵陵。

何辜道旁冻死骨,谁实阶厉天无刑。神州累棋更幅裂,熙熙贺厦宁异情?

馀生皈佛恋桑下,敢望身及黄河清?团城松栝日相见,输汝历历金元明。

完颜巾歌

未知袁华

完颜巾,金粟道人所制,寄铁厓先生。

先生赋长歌以谢,率余同作。

混同江流长白东,完颜虎踞金源雄。

身如长松马如阜,蹴踏黄龙城阙空。

鸳鸯泺上鴐鹅雪,春水秋山事游猎。

黄河清后圣人生,一代衣冠烟雾灭。

璊玉龙环四带巾,柘袍吐鹘装麒麟。

锦房芍药大于斗,骅骝坐拥真天人。

传自中原文献家,全胜白氎小乌纱。

金粟道人鬓已秃,挟以双环归铁厓。

铁厓先生貌如玉,绣缕盘花簇朱襮。

鹧鸪小管沸筝琶,春流银瓮葡萄绿。

日日倒载高阳池,落花飘飖风满衣。

九峰女儿拍手笑,月中踏歌歌大堤。

先生醉笔蛟龙走,报以长歌意殊厚。

脱巾花底一掀髯,笑倩柳枝来漉酒。

寿图歌为任柏溪举人铠赋

明代杨巍

南极星照江之浒,瑶彩离离烛万户。夜半山精作人语,化为白鹿来玄圃。

圣人御天覆下土,黄河清后芝生庑。朝有贤良野无虎,四海寿康歌舜禹。

误落尘网冒簪组,忽见仙翁泪堕雨。任君翩翩颜亦苦,巨鳌钓罢游寰宇。

蚤立功勋报明主,与尔骑鹿昆崙去。

古意赠云间唐子四章 其三

明代胡应麟

神交岂在面,片诺为生平。缅彼古圣贤,立谈盖自倾。

伊人瑚琏器,光辉耀连城。跫然穷谷中,晤言托同声。

朱弦久摧绝,为子绕夜鸣。伤哉白日暮,俟彼黄河清。

金石有时泐,浮华安足营。所希大业崇,努力追炎京。

百世犹比肩,千载垂令名。区区九州内,胡惧不合并。

题斋中五岳图 其三 崧

明代胡应麟

杖底明霞照玉杯,黄河清洛互萦回。乾坤四望鸿荒尽,日月中悬混沌开。

大雪恍留初祖卧,飞云如扈上元来。三花烂漫吾将去,为忆当年绝顶栽。

刘缓斋同甲会诗

明代张宁

潞公昔为同甲会,四老煌煌尽时贵。如何不见布衣人,可是名高绝流辈。

功名富贵如浮云,眼前谁是无怀民。康衢却喜儿童语,寿域须教草木春。

太平四海归皇极,道统光华连出日。一百年来养育恩,普天率土皆头白。

海滨野老何萧然,风流不让他人前。十人六百二十岁,同甲相看真自怜。

僧非凡僧俗非俗,踪迹虽殊志相足。圭璋璜瑾与璠玙,总是良田万金玉。

就中一老何雍容,鸡群野鹤孤飞鸿。丰姿不减紫芝叟,文采或遇青藜翁。

锦肠沁透金壶墨,鬓丝半映笼鹅白。赤壁山前醉月明,垂虹亭下眠秋夕。

江南十月天未霜,寒花晚节生馀香。重阳无雨一冬霁,十有九日如春阳。

楚芳老禅好奇事,便托丹青写幽思。相邀同甲赴同盟,遇水乘舟陆乘骑。

山殽野簌充行厨,传觞促令相歌呼。林间似有鬼神动,青天湛若星辰孤。

功名富贵知何有,万事纷纷尽刍狗。千年一度黄河清,几人解饮同年酒。

古来戊子与甲辰,大小雌雄何足陈。清风素节图中事,一笑浑忘洛下春。

送人归省还京

明代胡奎

朝望南山云,夕望北山云。游子在远道,时时思见亲。

忆昔别家时,父母年未老。儿著五色衣,上堂颜色好。

东市买白苧,西市买乌纱。白苧制宽袍,乌纱簪好花。

三年游太学,读易司成馆。春晖一何长,草心一何短。

阳城弟子有何蕃,优诏特许儿南还。堂前灵鹊频报喜,飞傍宜男花树间。

父母闻儿归,黄色浮双眉。大兄闻弟归,出郭身欲飞。

小弟见兄归,持觞细割黄金鸡。入门快意无不足,城中少年徒碌碌。

大江水落秋风生,儿留三月还复行。九天阊阖五云近,张帆上拂牵牛星。

万方冠冕朝玉京,老眼复见黄河清。黄河清,四海一。

愿保千金躯,比之双白璧。

赠张将军

明代胡奎

张将军,乃是留侯之子孙,英姿卓荦超凡群。帝令洗剑沧海水,东踰旸谷西昆崙。

捷如抟风之快鹄,矫若运海之游鹍。我愿千万年,海水直与黄河清。

海为濠,山为城,四境不闻金革声。

河上公庙

金朝赵秉文

河上丈人忘姓名,一编道德了一生。时来河上观物化,投胶欲变黄河清。

沙场曲

明代唐之淳

沙场千里平如席,中有黄沙围古碛。一自承平二十年,汉家不种边城田。

田荒地虚烟火歇,荒冢麒麟望秋月。今年五月汉兵来,气吞瀚海声如雷。

声如雷,敌可却,壮士齐歌白翎雀。白翎雀,四海平,玉门无垒黄河清,男耕女织休甲兵。

瑞应白鹿应制

明代方献夫

圣人建皇极,中兴应时行。敷理协玄化,修身臻至诚。

敬天严秩祀,尊亲先正名。酬功举绝世,崇道釐徽称。

不遗先圣轨,遂使百度贞。扬材达遐隐,察物无遁情。

施仁及茕独,至德本好生。详刑洗冤牍,赈荒起疲氓。

丕谟耀洪昊,厚德浃太宁。中州显神育,瑞麑昭物灵。

窈尔冰雪姿,粹然金玉精。含文好无极,驯性安不惊。

如从王囿伏,靡逐蒿野鸣。抚臣重嘉异,来贡天子庭。

肃雍献宫庙,万姓腾欢声。昔年甘露降,再见黄河清。

昨者灵鹊至,又看玉兔呈。灼哉彰盛德,允矣徵太平。

皇谦益修纪,饬尔百辟卿。惟善身之宝,惟贤国之祯。

进贤止至善,干禄百福盈。群臣拜稽首,嵩呼诵王明。

子孙当千亿,圣寿当万龄。帝俞曰噫嘻,天休予其承。

寄赠张方伯

明代何景明

君侯风神有奇格,秀髯方瞳兼广额。少年甲第已峥嵘,壮岁功名更辉赫。

长淮之西古蔡州,我侯清风千载沭。行人尚闻歌叔度,童子犹思迎细侯。

出参方岳声雷动,复道中州又栖凤。大省才贤岂易推,巨卿名位由来重。

黄河清洛静风埃,少室乔嵩云雾开。行见虞廷咨岳典,共看商室济川材。

忆昔别公汝水上,太行西来隔千嶂。抱病还依故里居,有怀空向夷门望。

夷门道接大梁东,车轮日日度春风。道傍为问南来使,早晚朝端召寇公。

九川行

明代何景明

君不见自从天地开,天下之水皆西来。黄河昆崙一线出,下转秦甸轰奔雷。

长江广汉两荡潏,浊泾清渭中萦回。帝遣九龙下治此,江汉安流泾渭理。

华岳中断仙掌高,却放黄河行万里。九龙蜿蜒上天去,至今犹馀九川水。

秦中云雨四时遍,北地尘沙几回徙。我来长安不见九,川水得见九川子。

九川子是非常人,朝辞川上麋鹿群,夕盒青琐为帝臣。

已从华衮补日月,况执彤管排风云。长风西来吹北极,西望川流渺何极。

野岸空悬舟楫心,塞林暮绕波涛色。吁嗟江汉犹阻兵,中原不见黄河清。

虺蛇豺虎满道路,黄埃浊浪无人行。九川子,何不更鞭九龙起,坐视天下横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