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

沁园春·卢蒲江席上时有新第宗室

宋代刘过

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如何好,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

未尝戚戚于怀。问自古英雄安在哉。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姑苏台畔,花谢花开。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谁羡汝,拥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两汉刘秀

  车驾至临溜自劳军,群臣大会。帝谓弇曰:“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而韩信袭击已降,将军独拔勍敌,其功乃难于信也。又田横烹郦生,及田横降,高帝诏卫尉,不听为仇。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又事尤相类也。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兵后刘秀宽见过

宋代真山民

冉冉岁云暮,閒居安所之。

途穷身是累,痛定语犹悲。

衰鬓数茎雪,空囊一卷诗。

儒衣例如此,惜也不逢时。

刘秀才明仲当赴礼部试从县令毛某乞诗聊作一

宋代毛滂

君不见广文博士老郑虔,才名四十寒无毡。

又不见汉阳计吏赵明叔,文章不如一囊钱。

胸中道腴五味足,外虽枯槁中芳鲜。

不妨止有书一束,索米未肯侏儒贤。

平生固用笔耕尔,行发墨颖收丰年。

会当少见会稽绶,勿嗟已卖琅琊田。

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 其十 芋魁

宋代朱熹

沃野无凶年,正得蹲鸱力。区种万叶清,深煨奉朝食。

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 其十一 笋脯

宋代朱熹

南山春笋多,万里行枯腊。不落盘餐中,今知绿如箦。

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 其六 南芥

宋代朱熹

黄龙记昔游,园客有佳遗。不谓洛生吟,辍餐时拥鼻。

送刘秀才往东洛

唐代齐己

羡子去东周,行行非旅游。烟霄有兄弟,事业尽曹刘。

洛水清奔夏,嵩云白入秋。来年遂鹏化,一举上瀛洲。

王式之命刘秀才写予真因署其上

宋代杨万里

浙水东兼浙水西,千岩万壑总遨嬉。游山祗欠金华债,乘兴今随王式之。

送刘秀才归河内

宋代欧阳修

落日古京门,车马动行色。

河上多悲风,山阳有归客。

朽箧蠹虫篆,遗文摹鸟迹。

言干有司知,岂顾时人识。

山陂岁始寒,霰雪密已积。

还家宁久留,方言事征轭。

失题

近现代秋瑾

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

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

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

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

不见项羽酣呼钜鹿战,

刘秀雷震昆阳鼓,

年约二十余,而能兴汉楚;

杀人莫敢当,万世钦英武。

愧我年二七,于世尚无补。

空负时局忧,无策驱胡虏。

所幸在风尘,志气终不腐。

每闻鼓鼙声,心思辄震怒。

其奈势力孤,群才不为助。

因之泛东海,冀得壮士辅。

泛东海歌

清代秋瑾

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

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

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

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

不见项羽酣呼钜鹿战,

刘秀雷震昆阳鼓,

年约二十余,而能兴汉楚;

杀人莫敢当,万世钦英武。

愧我年二七,于世尚无补。

空负时局忧,无策驱胡虏。

所幸在风尘,志气终不腐。

每闻鼓鼙声,心思辄震怒。

其奈势力孤,群才不为助。

因之泛东海,冀得壮士辅。

刘秀才弃官学佛书此赠之

明代王世贞

翛然持一钵,信足傍丛林。却笑庞居士,犹多处置心。

衔花境自小,结草坐从深。觅已了不得,可师何处针。

还刘秀才文卷

宋代王庭圭

君家迩来妙人物,叔父风流更超绝。中兴天子搜群材,龙虎同年收羯末。

我识君家铁面公,当年作赋声摩空。君今祖袭乃复尔,自出机杼成家风。

惠我新编盈大轴,武库五兵森在目。纵横璀璨不知名,玄圃昆山皆积玉。

文章磨治欲无瑕,要如春风开百花。笔端著力觑天巧,自我秀发成嘉葩。

刘秀才归河内

宋代梅尧臣

君家太行下,应复近苏门。

河气知寒早,岚烟觉暮昏。

犬鸣林外火,笛响中月村。

久作山阳客,逢人为寄言。

送刘秀才南归(一作陈存诗)

唐代刘复

鸟啼杨柳垂,此别千万里。古路入商山,春风生灞水。

停车落日在,罢酒离人起。蓬户寄龙沙,送归情讵已。

别刘秀才(一作留别裴秀才)

唐代许浑

三献无功玉有瑕,更携书剑客天涯。孤帆夜别潇湘雨,

广陌春期鄠杜花。灯照水萤千点灭,棹惊滩雁一行斜。

关河万里秋风急,望见乡山不到家。

赠刘秀才

明代陈献章

江门旧雨长公诗,今日江西学者师。弘治以前无此诏,宫墙之内少人知。

诗书岂但供时好,进退多应与世疑。百岁光阴同转瞬,老夫双鬓已如丝。

秦州北山云是隗嚣宫登城楼下瞰偶题

宋代张方平

宛下君臣实儿戏,昆阳胜败非人力。刘秀其来异独夫,隗嚣何事为西伯。

送质已是不能强,保险明知本无策。惟其得士似田横,后世英雄共嗟惜。

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 其三 紫蕈

宋代朱熹

谁将紫芝苗,种此槎上土。便学商山翁,风餐谢肥羜。